“這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很美,但唯有非洲具有獨一無二的野性之美,我們將孩子們走進非洲的旅行足跡轉化成了自然保護的行動,可以定義為偉大的旅行。”
世界很大,為什么要去肯尼亞?
“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像這里一樣,每天都有野生動物最狂野、最偉大的表演。”——大衛·愛登堡
肯尼亞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而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則是天堂里那顆最耀眼的寶石。相比在動物園,這里撲面而來的生命力量感,給了我們眼睛和心靈的雙重震撼。在這里有聲勢浩大、成群結隊的各種野生動物群,人與動物之間幾乎觸手可及的零距離,可以讓我們貼近觀察到動物的自然生存狀態,感受到真實鮮活的草原生態環境。
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真實地認知環境、認知世界、進而認知自身的機會,如何認識這個世界會鍛造孩子的眼界和三觀,從而更早生發對自我價值和未來定位的思考和探求。
非洲草原的一切,都在按照造物者最初制定的規則平衡有序地運轉。從最蠻荒的草原到最后一站動物孤兒院,我們用十天時間帶領孩子們從原始逐漸走向文明,讓他們對“文明”這個詞產生新的理解。
沉浸式探索自然生命
2023年8月10日,斯瑪特藝術研學抵達非洲肯尼亞,開啟了為期十天的肯尼亞自然--生命探索之旅。這是一次更新世界觀的旅行。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在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斯瑪特研學團用奢侈的五天的時間帶孩子們觀察野生動物,從認識、認知、理解、再到思考,逐漸深入地探索這片大草原自然運轉的奧秘和生命意義。
從草原初印象開始,我們每天早出晚歸,乘著越野車在大草原上SAFARI,帶隊老師現場教學,帶著孩子們熟悉熟悉、識別看到的各種動物,孩子們能快就能把各種動物的名字和外形對應識別出來,這是最開始的認識階段;然后斯瑪特領隊老師深入地講解動物的習性、生活方式,通過知識競賽、游戲問答的形式,寓教于樂、化教于心地幫助孩子認知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孩子們在知識競賽中踴躍參與,把眼睛看到的一切內化成頭腦中的知識沉淀。
在觀察動物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一些對動物生活情節的觀察。比如野牛打架,是為了爭奪配偶?搶奪食物?一個是獅群中通常只有一只雄獅,如果你看到一個出現了兩只雄獅的獅群,這可能意味著幾種情況?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引導孩子主動去探索答案。探索生命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能了解動物習性,還能了解動物的性格、品質,比如有的矜持莊重,有的敏感警覺,有的適應能力強......動物身上展現出的某些良好的品質,也傳遞給了我們,或許它也能成為一滴靈水,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對孩子的品格塑造起到點石成金的點化作用。
與其他的旅行團相比,我們的研學行程設計會在草原上持續停留與觀察動物近五天的時間。這是因為野生動物一般四到五天為一個進食周期,比如獅子,平時我們見到它們多半都是在懶洋洋地趴著或睡覺,只有在草原上待的時間足夠長,我們才能有幸看到野生動物的一些極為罕見的獵捕場面。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小斑馬的出生,但它遲遲沒能站起來跟著斑馬媽媽行走,生死未卜;又看到了角馬被獅子捕食,經過獅子、斑鬣狗、禿鷲等逐層啃食,徹底從草原上消失。獅子處于食物鏈頂端,控制著食草動物的數量,食草動物的生存和草原上草量供給有直接關系,這其中缺少任何一個環節,草原生態都會失衡。
正是因為我們站在這里沉浸式觀察、感受,我們才能看到真實“動物世界”的震撼,才能產生對生命、生死、生態的深度思考。
肯尼亞山下的動物孤兒院
比起馬賽馬拉的自然原始,肯尼亞山國際公園這里有了更多人類文明和治理的痕跡,也讓我們更深入思考人類如何順應自然,守護自然,如何保護救助野生動物。
在肯尼亞山,我們入住了一個私人保護區的帳篷酒店,這是一個私密性極高的世外桃源,整個酒店只有我們這一群人,每個帳篷之間都隔著很遠的距離,獨占一片草原。
當我們用餐時,象群和長頸鹿群在不遠處的水塘喝水;孩子們在山坡上的無邊泳池戲水時,遠處一群群羚羊來回踱步;每天晚上,我們在近處的野牛和遠處的獅子吼叫中入眠;每天早上醒來,走上陽臺,你會發現兩只野牛正在約架。在保護區里的湖邊,我們點起篝火圍爐夜話,孩子們夜觀星宿,在璀璨銀河的照耀下,和家人和伙伴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合影。
在肯尼亞山動物孤兒院,我們看望了這里收養的受傷的、受虐的、受驚脫離群體且不再具備良好獨自生存能力的野生動物,從眼神里就可以看出它們已經失去了草原上的野性和警覺,孩子們終于有了跟動物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大家都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小心翼翼地撫摸、喂食動物。
通過這次探訪動物孤兒院,孩子們也了解到隨著國際社會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關注,這里已成為肯尼亞被拋棄或受傷野生動物的主要避難所和康復中心,每年吸引逾20萬名游客前來參觀和認養,也給孩子們的野保之路提供了一條可能的方向。
野生動物保護需要“領導力”
在這次研學中,我們特別邀請到野保專家--星巴老師全程參與,他用自己常年扎根在非洲草原上的種種經歷和自身特有的領導力,讓孩子們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
人類和環境、人類和野生動物的關系息息相關,想要保護野生動物,也需要關注當地人民的利益。人類能夠更好地生存,才能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
馬賽人是現存極少地依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的非洲土著人。他們主要靠放牧牛羊生活,用泥土和樹枝搭建房子,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其根源是婦女的地位及其低下,當地女性一般而言十三四歲就嫁人,開始漫長的生育之路;婦女的主要的任務是為家庭修建房屋,每天打水、做飯、照顧孩子。收入來源只能靠男人放牧,所以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個馬賽婦女身邊好幾個孩子。
人口的急劇增長,就需要放牧更多的牛羊,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野生動物無立足之地,無法生存,人獸沖突加劇。
在人口數量上,星巴老師關心馬賽婦女和孩子的教育,他建立馬賽婦女手工學校,教會馬賽婦女手工技藝,讓馬賽婦女可以創造收入,有經濟來源,不再淪為生育機器,以此來減少人口的出生;在人文教育上,他資助馬賽小學,灌輸野保理念,提升孩子的教育水平,讓未來有個更多樣的經濟收入的方式來提升生活水平。
馬賽人以前的成年禮是殺死一頭獅子,就可以成為馬賽勇士。馬賽勇士更有能力保護家里的財產,馬賽人的家庭收入主要就是牛羊,而獅子會攻擊他們的牛羊,這也就是馬賽人為什么和獅子不共戴天的原因。
星巴老師幫助馬賽居民修建防獅圍欄,防止獅子、斑鬣狗等食肉動物進入圍欄攻擊馬賽人的牛羊,從而減少了人獸沖突,既保護了獅子,也保護了馬賽人的生活;幫助馬賽人建立和完善私人保護區的野保模式,現在已經在國家保護區的模式基礎上,新增了一倍的土地變為私人保護區,保護和擴大了動物的棲息地,讓野生動物更好地生存下來。
星巴從生活方式、傳統習俗、人文教育、女性地位上一步步改善,控制人口繁育,減少牛羊數量,將殺獅子的馬賽人變成保護獅子的主力軍,為當地野保增添了力量,使得這片土地上人、草原、動物保持良性運轉狀態。
從星巴老師的野保經歷上我看到了一個詞——領導力。
領導力是什么?青少年兒童如何培養領導力?
首先要捋清楚幾個關系:
我們與世界的關系?與自然的關系?與社會的關系?
然后再去做以下四件事情:
第一,發現問題。比如星巴老師,他發現了在美麗的星球上,動物和人口的比例嚴重失調,動物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這個問題。
第二,好的計劃或方案。發現問題后要去思考,去深層次地剖析這個問題,寫出一個很好的計劃或方案。
第三,是否具備去做這件事的能力。比如星巴老師大學學習英語專業,因為他知道要在非洲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首先要掌握是交流的語言,這就是一種能力。
所以在做某件事情前,最關鍵的是要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去做這件事。
第四,足夠強大的內驅力。內驅力的來源就是愿意做、熱愛做,對要做的事擁有滿腔熱情。
以上四點,當我們都能做到時,自然而然地就會擁有領導力。
像星巴老師這樣,他使得馬賽人從肆意捕殺野生動物到加入野生動物保護,支持野保事業,他使得生活在這里的馬賽原住民都對投身野保的他敬仰、熱愛,能迎來如此大的轉變,是星巴老師發揮他自身的領導力,從而實現了這件偉大的事。
斯瑪特帶孩子們踏足這片土地,深入到馬賽人生活當中去,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獅沖突的根源;
跟隨星巴老師參與到野保日常工作中去,才能看到野保工作的現實困難與不易,領悟到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核心關鍵是什么;
聽星巴老師講述他的野保經歷,才會認識到堅定夢想、實現理想很不容易,需要不畏險阻,付出滿腔熱情與行動。
以上這些真實的感觸和收獲是在書本以及紀錄片中無法獲得的。
深入肯尼亞之心
告別緊張刺激的馬賽馬拉,我們會在悠然恬靜的納瓦沙湖讓孩子們感受肯尼亞的另外一面。納瓦沙湖是肯尼亞最美的湖泊之一,這里是鳥類野生動物的天堂,四百多種鳥類環繞湖畔,還有成群的火烈鳥在湖邊悠然信步,翩然起舞。
湖中有一個月牙形小島是因為近幾年水位上升,連島變成了湖中島,也就成了滯留在島上的食草動物的伊甸園,動物們因為沒有了草原天敵,從而沒有了生存危機感,個個悠閑自在、膘肥體壯,對人類的接近也失去了草原同類的警惕和戒備,人和動物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更和諧了。
我們乘船在納瓦沙湖穿梭,曼妙的湖光讓我們感覺像是誤入創世之初,人與動物都怡然自得,互不干涉、互不驚擾。我們看到了當地人的原始捕魚方式,看到了數千只火烈鳥在湖邊棲息生活,看到了河馬悠閑地上岸進食,看到了跟草原壯觀落日不一樣的輕粉色靜謐的湖畔晚霞......
納瓦沙湖似乎也以它的存在默然提醒著有幸邂逅它的人們:萬物生而自由。關于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在這里我們會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跨越國界的愛心傳遞
公益和慈善是斯瑪特戶外教育一個重要的板塊,我們希望在研學過程中帶領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動,培養孩子們幫助他人、回饋社會的公益心。
這次肯尼亞之行,我們與當地的馬賽小學建立了友好互助的聯系。這所學校雖然只有12年歷史,但它的存在寄托著馬賽人對下一代教育的希望,如今馬賽小學克服了各種自然條件的制約,已成為當地最優秀的私立學校。
我們不遠萬里走進馬賽小學,淳樸的孩子們熱情接待了我們,為我們唱歌跳舞,我們被他們靈動的舞蹈和天籟的童聲所感染,也一起加入了他們歡快的隊伍,大家一起載歌載舞。
我們還用中國傳統歌曲、經典朗誦和民族舞蹈與馬賽小朋友們親切互動,并為馬賽小朋友贈送了精美繪本,文具和體育用品,助力馬賽小學的發展盡綿薄之力,孩子們也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希望馬賽小學生們努力學習,未來有機會來到中國交流、深造,也希望以后我們有機會來馬賽小學做支教和義工。
相比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對貧困地區的報道,斯瑪特帶孩子們真正走入貧困地區,切身感受馬賽人艱苦的生活方式和教學條件,在這種環境下馬賽小朋友展現出的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也在熏染著孩子,使他們更加珍惜優質的城市生活,同時培養孩子對世界的同理心。
深刻理解人、自然、生命的直接關系
人類和動物同在一個地球上,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生存的權力,如果地球上的野生動物都滅絕了,那人類的生存還有什么意義?
而今天,我們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手段來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那么在不遠的將來,野生動物大量滅絕,我們的后代將無法看到在野外如此美好和多樣的動物群體,自然環境的破壞,最終會傷害到的會是人類自己。因此,保護野生動物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救助動物也是我們對自身的一種救贖。
在肯尼亞,想要保護野生動物,需要關注當地人民的利益。只有人類能夠更好地生存,我們才有動力和能力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
野保科學家星巴就是用這種極具東方智慧的方式深入馬賽社區,他關心馬賽人的生活,探尋馬賽人捕殺獅子的深層原因;他幫助馬賽人提升收入,完善了私人保護區的野保模式,給馬賽人提供工作,讓他們看到放牧以外存在更多的收入渠道,并切實提高馬賽人的收入,讓他們感受到野保工作帶來的真實收入的提高。
由此逐步扭轉他們的觀念意識,成功地將殺獅子的馬賽人變為保護獅子的主力軍。如今,在草原隨處可以見到高大的馬賽人在用他們6.0的眼睛尋找動物蹤跡,保護和擴大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間接保護了自己部落的生存空間。
斯瑪特肯尼亞生命探索之旅,不僅帶孩子們感受肯尼亞獨特的自然風貌,也近距離地感受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對待生命的態度,通過這次旅行,孩子們在見識和體驗中獲得教育,在游戲與挑戰中收獲成長,他們開始獨立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能在其中貢獻出什么樣的力量,這是自我意識的覺醒,也是作為世界公民責任心的覺醒。我們在旅程中,讓孩子放眼望世界,然后回觀自身,引發思考。
與優秀的人并肩前行
斯瑪特戶外教育除了嚴格把關研學課程內容質量,更注重一同出行的優質伙伴。我們希望孩子能與優秀的人同行,受到榜樣的熏陶和滋養。
這次非洲肯尼亞生命探索之旅,我們有幸邀請到的星巴老師,星巴老師常年在肯尼亞與獅子為伍,守護著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他奔走在世界各地,傳遞野保工作理念,分享野保工作的經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野保工作,并加入野保工作的大軍。
星巴老師
他不僅是深圳市守望自然野生動物保護發展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還是第一個深入非洲保護野生動物的中國人。
另一位帶隊大咖野馬老師,是一個有著十多年戶外教育經驗的專業導師,受到孩子們熱烈愛戴。
野馬老師
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曾任上市教育公司游學產品總監,本著對兒童教育的初心與戶外教育的理想,帶孩子上山入海游歷世界8年,已然成為了行走的“動植物&歷史百科全書”。
完美的行程,離不開美麗影像的記錄。在斯瑪特戶外行程中,從來必不可少的隨行人員便是特約隨隊攝影師。這次肯尼亞行程,我們特別邀請到的是環球旅行攝影家JOJO老師。
他那拿起手術刀治病救人,背上照相機周游世界的生活經歷,讓孩子和家長們由衷感慨,原來可以選擇如此高濃度,如此有意義的人生。
JOJO老師
他曾是一名醫學博士,現在擁有攜程網簽約旅行家、馬蜂窩明星旅行家、SONY合作攝影師、佳能簽約攝影師等諸多頭銜。
與優秀的人同行,感受人生的豐富,感受多元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會激發孩子們思考自我定位和人生追求,并向內自我探索、堅定自己的選擇,同時向外大膽追逐,勇敢行動,突破傳統的單一評判標準,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人生不只是幾條既定的軌道,也可以是一片廣闊的大草原,我們希望斯瑪特的孩子們,既擁有在人生軌道上穩定前行的定力,也擁有脫離軌道、在大草原上盡情馳騁的活力。
與優秀的人同行,也指的是每一位選擇我們、信任我們、認可我們,與我們一同踏上旅途的家長和孩子們。我們會盡全力打磨產品,把我們的價值觀灌注進每一次旅程,以此證明你們的選擇是正確的,讓每一個參與的家庭,都能發出這次每一個從肯尼亞回來的家長和孩子一樣的感慨:“這次旅行真的是超出想象,物超所值!”
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關注和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行動中!如果你有興趣,就來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