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TRAVEL斯瑪特戶外教育云南騰沖研學之旅
云南騰沖,一個邊陲小城,卻是《徐霞客游記》中濃墨記錄的、最成熟的、最有貢獻的篇章之一。
這里豐富的物種資源、神奇的火山熱海、厚重的人文歷史、獨具特色的建筑群落......讓騰沖成為最具價值、資源最齊全、最具趣味性的研學佳地。
此次斯瑪特研學,我們背起行囊,踏進騰沖,親近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慢慢探尋富有底蘊的古鎮文化。
【天然藝術課堂】
1、接近最原始的自然教育
教學目標:
1.了解濕地概念,認識濕地,了解濕地生態系統對地球的重要性。
2.初識鳥類,按遷移分類(候鳥,留鳥,旅鳥,迷鳥)認識幾種濕地常見鳥(白鷺,紫水雞,小鸊鵜(pì)(tī),斑嘴鴨等)。
研學第一天,孩子們在這處天然課堂親身感受、觀察濕地周圍的生態環境,了解了濕地系統對地球生態的重要性。
北海濕地,天然的常年性沼澤地孕育許多珍貴鳥禽。孩子們在營地老師帶領下認識了白鷺,紫水雞,小鸊鵜(pì)(tī),斑嘴鴨等鳥類。
濕地寫生
濕地生態環境和奇珍異鳥為孩子們的藝術創作帶來新的靈感和想象力,同時增強孩子內心愛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2、司莫拉這個幸福的地方
教學目標:
1.了解佤族的圖騰文化,風俗民情,司莫拉村莊布局,了解佤族的農耕文化。
司莫拉佤族村——一座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態古村落。
隨處可見的牛頭圖騰,神秘而古老。孩子們在古老的、動聽的故事中感受佤族以牛為圖騰的文化內涵。
司莫拉佤族在原有村莊面貌上植入大米粑粑、佤族繪畫、佤族服飾等當地特色產品,形成一巷一特色。
孩子們在這里看見并感受到了一個既能留住傳統、又能科學合理發展的幸福古村落。
3、徒步高黎貢山,享受無痕野炊
教學目標:
1.了解高黎貢山的生態價值,世界野生動植物A級保護區,珍稀動植物的避難所。
2.徒步中,認識一部分沿途的植物(里白,刺竹,野壩蒿,紫莖澤蘭)。
3.森林植被的立體分布。
4.戶外如何生火,防范森林火災。
5.了解無痕野炊的理念。
6.自己動手剝玉米,戶外自己烤肉。
7.野炊完畢后,如何把火塘恢復原樣,不影響生態環境。
高黎貢山物種多樣。徒步過程中,孩子們認識到一部分沿途的植物:里白,刺竹,野壩蒿,紫莖澤蘭等等。
立體的植被分布,為孩子提供了一座天然氧吧。
停下來給身體補充能量,感受當地人的慢生活。
去黑魚河采野菜,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在自然中盡情釋放純真的快樂。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學會了在戶外自己生火,自己動手剝玉米,自己烤肉......讓野炊的慢時光變得有滋有味。
野炊結束時,孩子們變身環保小衛士,用實際行動踐行“無痕野炊”,維護好高黎貢山的生態環境。
高黎貢山寫生
【人文藝術探究】
1、看見火山的滾燙心跳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孩子們了解溫泉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和溫泉有什么關系,熱海的溫泉水最高溫度有多少,大滾鍋的水為什么是藍色的等。
帶著孩子們探究億萬年前地殼運動的奧秘,思考火山與熱海之間的聯系。見識云南十八怪“雞蛋用草串著賣”的奇觀。
熱海——“天然的火山地熱博物館”,對充滿好奇和幻想孩子們來說是一本行走的地熱百科全書。
在地熱科普講解中,孩子們直觀地看到了億萬年前地殼運動的過程,對火山與熱海之間的聯系有了更透徹的理解。
全程下來,現場一個個充滿探知欲的大腦得到充盈。
2、探尋小城的寬度與溫度
教學目標:
1.“胡煥庸線”,是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
孩子們通過參觀傾聽,了解到胡煥庸線是我們中國的人文之界、發展之界和地理之界,孩子們從自然、地理、人文、宗教等各方面了解胡煥庸線的獨特之處。
80年以來,中國不管是經濟還是人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條揭示我國人口分布的胡煥庸線,卻穩定了80年,從未改變。
觸摸這面墻、這條線,孩子們彷佛穿越時空,與偉大的地理學家對話。孩子們行走其中,感受它的寓意。
3、聆聽古鎮土墻的回響
教學目標:
1.孩子們在滇西抗戰紀念館通過大海老師的講解,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戰爭殘酷,歷史的悲壯,讓他們在感悟中珍惜生活。
回顧歷史,將歷史深埋于心,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于孩子們心中。
4、解鎖古建筑獨家故事
教學目標:
1.了解和順是云南省最大的僑鄉。
2.和順是云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
3.認識和順的古建筑,建筑文化。
4.了解和順的民風民俗。
5.和順八大家族的宗祠。
6.下午的定向,孩子們都為集體任務出謀劃策,每一隊從一個目標地奔向另一個目標地,為和順小巷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每個學生頭上都充滿了汗水,但都樂此不疲,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每組都到達終點。活動中,學生的集體意識、溝通交流能力和有計劃的完成任務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強。
孩子們在一磚一瓦中感受濃縮了歲月和歷史的古鎮建筑,它流露出的古典之美為孩子們藝術創作提供意向架構和靈感源泉。
充滿汗水卻樂此不疲的撈魚任務,為和順小巷增添亮麗的風景線。孩子們的集體意識、協作能力等得到了鍛煉。
5、火山環抱中的桃源仙境
教學目標:
1.帶著孩子們從當地人的角度走進古鎮,深入當地人文,穿過古鎮的市集了解這充滿煙火氣的活著的古鎮。
夏日的和順田野里的稻谷是綠色的,荷塘的荷花是粉艷的,小鎮呈黑白灰基礎色系,暗綠色的山體包裹著小鎮。找一個不遠不近安靜處,用畫筆描繪古鎮錯落有致的建筑與自然關系。
讓孩子們思考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生態的共生關系,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深入當地人文,在古鎮的大街小巷和市集的煙火氣中,撫平疲憊,沉靜內心。
在不遠不近的安靜處,用畫筆描繪古鎮錯落有致的建筑與自然生態,用藝術的形式把小鎮的鮮活留在畫紙上。
營地教育
營地,不僅僅是一個空間,它同時承載著不同的場景,而不同的場景也賦予了營地更多樣化的可能性。
斯瑪特營地教育,在為孩子提供大自然課堂的同時,融合科學、地理、藝術與人文等等多種實踐與體驗課程,作為素質教育的補充,推進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并通過運動及德育等課程,鍛煉孩子的體格,培養良好的品格。
我們希望孩子們在見識和體驗世界的過程中獲得教育,在游戲與挑戰中收獲成長,成為具有獨立意識、善于溝通、保持探究和懂得創新合作的未來世界公民。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愿你們熱愛世間萬物
永遠保持須臾的浪漫
永遠享受理想的喧囂
星光會照亮前方的夢想
追夢的你會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