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的電腦銷售
英特爾公司浙江、福建兩省總代理
三家公司CEO
阿里釘釘第一位全球共創伙伴
從初出茅廬的電腦城創業者到互聯網行業小有名氣的80后,史楠老師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努力,一步步踏實向前……
本次峰會史楠老師與參會來賓分享了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組織打造方式,希望通過數字化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讓每一家企業都具備數字化組織的能力。
我曾經親身經歷了、參與了一件重大的事件。親身經歷的故事是什么呢?
2014年,阿里巴巴發生了“臭豆腐事件”,臭豆腐事件改變了阿里、改變了史楠,同樣改變了吳釗。
因為臭豆腐,我史楠與吳釗偶遇,兩人在辦公室聊了4個多小時,然后就決定做一款共同協作產品,把工作和生活分開,中國人一定要有中國人自己的工作平臺。
他問我為什么,我說:我們到美國參加英特爾全球峰會的時候,美國人很不屑的問我:難道你們用個人社交產品辦公嗎?
他們非常看不起我們,他們說:在美國,工作場景下,生意B2B的場景至少發郵件,是正規的,你們動不動加個微信,讓人覺得很難過。微信難道不是一款個人社交產品嗎?個人社交產品里面是朋友、親戚、同學,吃喝玩樂、風花雪月,不應該有商業的東西。
當時我提出一個想法:我們能不能做一款產品,把工作和生活分開,讓大家在上班時間8小時更加關注。
他說“很好”,我說“能不能把阿里巴巴最先進的工作方式和內部SAAS系統簡化一下,低成本、零門檻的提供給中國的企業使用”當時他聽了這個想法,覺得很酷,找到了馬老師。
3W咖啡廳初次亮相
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家要反思一個問題,2014年阿里巴巴有3.5萬名員工,吳釗作為一個基層員工,和史楠在一家公司里交流了4個小時以后,他的想法怎么傳遞到董事長那里?一個3.5萬名員工的組織,一個基層員工的想法,如何在一個月之內讓董事長知道?然后馬老師聽了想法、看了消息以后覺得可以,給了他半個小時。
整個團隊就6個人,加上我7個人,用了8個月時間做出了第一款產品,我們在北京3W咖啡做了一個媒體見面會,是一個非常小的場子,只有一個40寸的電視機,請了十幾個互聯網媒體,吳釗先講,然后我講,在很小的場合就把這款產品發布了。
發布之后,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服務器就宕機了。我打電話給吳釗,他說“對不起,注冊用戶暴漲。”兩個月以后又宕機了一次,我又打電話給他問發生了什么問題,他說:“對不起,來了一個15萬人的中鐵十一局,導通訊錄的時候,服務器又掛了。”所以我們一路磕磕絆絆走上來了的。
三個月以后,馬老師沖到湖畔花園,當著大家的面,向大家宣布說:恭喜各位,你們將成為阿里巴巴第43個事業群,也是阿里巴巴最小的一個事業群。只有6個人!這就是阿里組織的強大!
我親身見證了經歷了整個過程,所有的創新來自于組織內部一線,每一個一線員工充滿了自驅力和能動性。大家可能經常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晚上11點、12點整幢大樓依然燈火通明,如果你們打順風車、打滴滴,你們去問:你們晚上11點、12點到哪里獲客最方便?一定是阿里巴巴門口,我可以100%保證:晚上12點在每個阿里巴巴各個門口至少有兩百輛以上等候被叫的車輛,因為他們知道在那里一定有人下班很晚、一定可以接活帶到市區,這就是阿里,這就是組織的力量。
下一次變革已經到來
組織能夠驅使整個團隊業務快速高效的發展,那數字化組織本質又是什么呢?
2014年,我和吳釗開創了釘釘,今天再反觀一下,阿里巴巴有釘釘,騰訊有企業微信,字節跳動有飛書,華為有Vlink,美團有大象,百度有如流......
忽然之間發現七年以后中國最頂級的互聯網公司都被我們拖下來水了,當年只有我們說要把工作和生活分開,需要統一的數字化辦公平臺,但今天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扎進來了,累計每年投入超過50億人民幣。
各位,在這個時候,又給我們一個新的機遇和啟示,當中國頂級互聯網公司都不遺余力跟著釘釘在數字化企業服務賽道上沖刺的時候,那大量的資金、資本、人才、技術的投入會促使下一次變革的到來,以及不可避免的三大趨勢。
哪三大趨勢?
未來每一家企業和組織都會擁有自己統一的數字化工作平臺——云端辦公室,這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因為這個時代決定了數字化的組織能力是驅動未來變革的核心能力之一。
今天我想通過這個會議告訴大家,重視數字化組織,重視組織打造,讓一線員工充滿自驅力,讓一線員工從螺絲釘變成發動機,成為每個企業驅動向前的核心力量。
我們經常說傳統企業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快,車頭往往是推著、拉著、帶著伙伴們向前沖,但互聯網企業不是這樣,阿里巴巴就是典型,每節車箱自動產生動能,車廂推著車頭跑。
所以數字化統一工作平臺就是保證組織高速運轉的時候,可以沿著平穩、安全、相對封閉的空間長驅直入。這就是數字化組織帶給大家的力量。
同時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數字化組織和能力、業務到底什么關系?
我碰到很多企業家上來就說:史楠,我們關心ERP,我們特別關心CRM,我們特別關心營銷裂變。基本上所有企業家都是把視角放在了經營工具上,很少有企業家跟我提組織管理工具、組織效能工具。后來經過仔細研究和梳理,我發現只有生產關系和生產工具兩者結合,才能更好的打造了這個組織的生產力。
生產關系是什么?生產關系就是組織數字化,組織數字化做得越好,生產關系就越順。CRM和ERP是業務數字化,我們叫它生產工具。生產工具很強,人不行、組織不行,沒用;人很強,沒有刀槍棍棒,比如美軍是M16,我們拿長茅、大刀拼不過,所以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最終組成了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各位作為校區的負責人,作為美育行業的大咖,作為企業的負責人,不僅要關注生產工具,更要關注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生產工具全部理順,通過數字化手段和方法全面打磨,共同提升業務能力,打造組織的生產力才是王道。
小結:未來十年將會成為數字化高速發展的十年,所有的企業將會通過數字化手段,擁有自己的云端辦公室,全面實現組織的數字化。到那時好的業務只能讓企業活在當下,好的管理才能讓企業有好未來。希望史楠老師的分享能給斯瑪特的家人們帶來些許啟迪。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