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不是單純的美術教育,而是情感教育
編輯:斯瑪特兒童美術??來源:??:1970-01-01 08:00:00
孩子學畫的收獲應是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是經過訓練的懂事的“小大人”;家長的收獲是在學生學畫的過程中,自己對學畫的認識得到了提升。兒童美術教育不是教師設法突出知識難點、重點和方法步驟,不是教師擺出我來教你的架勢。而是設法減少教課中的知識、技法痕跡,達到一個“竹影掃街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的教育境界。
兒童美術不是單純的美術教育,而是情感教育,成長教育。
兒童美術是兒童對生活的體驗,是他們覺得很有趣的生活方式。繪畫的愿望是一種表達,內心自由了,生活有情趣了,精神也松弛了,才會有繪畫的愿望,一旦兒童失去了這些,為了某種目標,成人的希望,以后覺得會有用,這就由表達演變成了表演,學畫也就由為自己高興演變成了為取悅別人的一個活動,這樣的兒童繪畫已經遠離了兒童本性。
兒童美術說到底不是美術專業,而是兒童精神愉悅需求。
六歲前的幼兒天性純真,思維直覺,是純屬于大自然的。孩子就如同一顆剛發芽的種子,根系還短,還不需要過多的肥料和營養,因此,還不能施教。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是只引導,不糾錯,只提要求不要求做到。如果兒童畫的畫沒有了想象,沒有了個性,沒有了感悟,沒有了靈魂,再好的技法,再好的功夫也是白搭了。還有可能技巧越好,功夫越深越會走向兒童美術的反面。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就是老師忘記了教,學生忘記了學,老師教到最后只有真,學生學到最后只有誠,教與學的擁抱叫真誠。
糾錯是毀壞幼兒畫畫自信心最壞的做法,糾錯毀掉的不僅僅是兒童的自信,而是對兒童精神上的一個打擊。對于幼兒畫畫來說先要自信,再要知識,如這兩種不能兼得,最應該舍棄的是知識不是自信。
兒童美術歸根結底是對孩子心靈的喚醒,對生命的尊重。
兒童畫寫生不是看畫的物體結構有多難,比例有多對,造型有多準,而是看兒童觀察到什么,畫出了什么細節,是否投入,是否積極主動,是否有悟性,是否有靈性,是否有情趣,是否有美感,是否是這個年齡段的認知,這才是老師和家長關注的。形準不準,比例對不對,不是這個年齡段兒童干的事。在畫中能找到自己,找到唯一,作品才是最優秀的。
兒童畫是情感性,表現性,不是知識性,技巧性。
每個兒童個性不同,觀察角度就會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畫面個性風貌。培養兒童的習慣性畫法就是保護兒童個性,引導兒童正確的觀察是畫好細節的關鍵。
技巧聽命于感覺,感覺聽命于審美,審美聽命于素養。素養來于讀書、體驗和眼界、視野。
標題:兒童美術不是單純的美術教育,而是情感教育
地址:http://www.saeki-farm.com/fumuxuetang/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