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馬云關于兒童美術教育的觀點在朋友圈傳播較廣,什么是兒童美術呢?廣義上的兒童美術指的是2-12年齡段內的兒童學習美術,通過兒童美術繪畫的真諦不是畫的像,而是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細心的教師發現有的孩子不愿意學習兒童美術?那么,造成這樣一種現象具體是因為什么原因呢?下面通過這篇文章為大家詳細介紹:
1、家長干預兒童學習美術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對兒童美術的認識和處世的原則、態度、方法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幫助”太多,畫畫的功利性太強,期望值太高,孩子長期生活在按“指令”辦事的環境中,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就會隨著家長不斷加深的“關愛”逐漸消失。使孩子不能獨立的思維,獨立的生活,變得過分依賴父母,從而失掉了孩子的自主性。經常聽很多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不會畫畫。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繪畫天賦,只是需要把他的表達能力和繪畫天賦開發出來。
2、傳統的兒童美術教育模式
美術教育是玩藝術,藝術啟蒙教育,如果你想讓孩子學畫畫應試,建議12歲以后學,就算高考前三個月學都不晚。美術教育是激發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有喜歡拿筆到處畫的階段,那是他們的想法和世界,他們畫的其實是符合潮流的。如果在幼兒階段照貓畫虎是會扼殺他們的美術天賦的。幼兒美術教育以后會是潮流。可以不學畫畫但是要受美術教育。不管是穿衣搭配,藝術鑒賞水平,審美高度,都會有所不同。
3、放任孩子學習的態度
當孩子對美術、書法等感興趣的時候,父母二話不說先報了班。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不耐煩了,想要放棄時,父母又遵從孩子的決定,實際上卻是對孩子的放任,任何學習過程必然要經歷一段枯燥乏味的階段,如果草率放棄,那么孩子的學習永遠只能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 時間長了,那么孩子只能什么都學不會,而且非常容易造成孩子沒有持之以恒的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