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美術教育的復雜性在于不同年齡段在心理生理上均有體現,而其對應在繪畫上的表現也有很大不同,老師如果不充分了解這些,就容易陷入教條死板的套路中,那么在兒童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在兒童美術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有哪些呢?下面通過這篇文章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有良好的親和力
親和力是一個少兒美術老師所必備的條件,它會迅速俘獲孩子與家長的心。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孩子會憑借直覺本能的感受到你對他的態度,進而決定要不要跟你學畫畫。家長將孩子交給你,是基于對你的信任,因此你就要不辜負這份信任。此外也需要老師有一定的繪畫實踐能力,繪畫是非常強調具體感受體驗的,沒有這種實踐的感受體驗就不可能在指導孩子時有特別具體的指引方法。
2、敢于擔當的責任
因為這也是你的責任,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情感上,你都要對得起這份信任,擔得起相應的責任,做好一名美術老師。這自不必多說,作為一名受歡迎的美術老師,形象跟氣質都要符合自己本身的職業,符合孩子的審美喜好。
3、清爽的氣質
讓孩子與家長感覺到清爽以及舒服的感受,會不由自主的讓人親近。其實這才是最關鍵的,無論是你什么樣的形象,是不是發自內心,你都能讓孩子喜歡你,這就是你的能力和親和力。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真的非常喜歡你的話,我相信,你對孩子一定也是發自內心的,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真心,孩子才會喜歡你。
4、正確的教育理念
孩子在畫畫時就會少出錯誤,實際上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好好聽課是小學生或中學生才能解決的問題,而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好好聽課是不可能的。其實,孩子畫得好與不好,重要的是孩子的悟性與理解,與認真不認真聽課沒太大的關系。指望好好聽課少出錯誤更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