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教育是如今社會炙手可熱的話題,但兒童美術教育并非近年興起,而是自古就有的,而且我國古代對兒童的美術教育就很關注,不過由于社會發展程度和社會環境的存在著差異,中國古代的兒童美術教育和現代的兒童美術教育也有著許多不同,表現較為明顯的一處是我國古代的兒童美術教育存在著重“藝”和重“技”兩種傾向,下面將會具體的闡釋說明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有哪兩種傾向。
我國古代兒童美育的第一種傾向就是重“藝”。中國古代側重于“藝”的兒童美術教育,主要服務于上層社會的人或者是文化人中,它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活動,主要有陶冶情操和提升道德的作用。重“藝”的古代兒童美術教育主要的學習內容包括繪畫和書法,大都從小學起,且以繪畫和書法為基礎,但是又精通詩詞歌賦。重“藝”的古代兒童美術教育大多采用師徒式的教學方式,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深刻,因此在風格、體系上一脈相承,是在對老師藝術繼承的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
中國古代兒童美育的第二種傾向則是重“技”。我國古代傾向于“技”的兒童美術教育,主要針對社會底層的人或者是手工藝人中,它作為一種實用性的教育活動,主要以學習技藝,滿足生活需要為目的,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我國古代重“技”的美術教育學習的內容更為廣泛,不僅要求會畫、會寫,還對動手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包括要對塑、鑄、剪、刻、雕、磨、貼等技藝有著熟練的操作能力。重“技”的古代兒童美術教育的教學方式,以繼承式為主,師徒式為輔。大多數的手工藝人或匠人是子承父業,一項技藝也大多在家族內傳承著,祖祖輩輩以此為業,不斷發揚光大。當然師徒式的教學方式,在重“技”的美術教育中也是大有存在的。
重“藝”和重“技”作為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的兩種傾向,雖然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會繪畫和書法,而對技藝只是略知一二,也難以在藝術上有所造詣。相反,如果只對塑、鑄、剪、刻、雕、磨、貼等技藝熟練,但心中無溝壑,這些技藝也絕無用武之處。因此真正的藝術大家必定是精通繪畫和書法,又能刻苦訓練技法的。
通過以上論述,對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有哪兩種傾向的問題大家應該有了自己的見解。我國古代的兒童美術教育側重“藝”和側重“技”的這兩種傾向,是由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和社會環境造成的,在漫長的社會進程中,這兩種傾向也長期存在著。但并不意味著這兩種傾向是相互對立的,重“藝”和重“技”是美術教育的兩個方面,我們應該看到他們相互補充和相輔相成的關系,而且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的進步,“藝”和“技”在美術教育中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兩者一起促進著美術教育的進步,也共同推動著美術事業的發展。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