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知名的藝術家說過,“看到周圍的那些畫,有些我喜歡,大部分不喜歡,太教條了不真實,感動不了人”。現在很多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美育教育,學畫畫的孩子越來越多。研究過2019兒童美術培訓十大排行的專家認為:當全世界的孩子在五歲以后送到幼兒園后,那么他的藝術創造力就被扼殺了。
1、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認識世界
美術老師在體制之內不能完成的事情,就自己開班來做,教孩子們畫畫,對孩子而言學的不是畫畫,用自己的眼睛看這個世界,把看到的、想到的東西畫出來,對于教師來說,他們要做的就是,保護這些孩子們的童年,用畫筆記錄周圍的生活,而不是教條地進行教學。
2、良好的家庭藝術教育
孩子10歲至15歲的時候,要特別觀察他們,看他們到底喜歡什么,哪些事拽都拽不走他,打他他都要做。如果這個時候,他正好喜歡畫畫,喜歡音樂,喜歡寫作,或者是喜歡科學實驗,家長就要帶他到好的環境,能夠耳濡目染,周圍有同樣的孩子,這對孩子非常重要。
3、兒童美術教育心理
根據斯瑪特兒童美術研究發現:孩子在13歲之前,分為兩個階段,一個幼兒階段,一個小學階段。在幼兒階段,需要根據孩子們的生理心理的繪畫發展,主要講認知與美感熏陶兩條主線;小學階段,要跟他們講什么藝術語言,講“美學”。在上一段講了如何發現“美”,這里講到了“美”的規律,如何欣賞美,如何結合感受加認知“美”,接受“美”的熏陶。
文章總結:雖然目前的素質教育制度體提倡了很長時間,但是應試教育目前依然是教育制度的主流。但是像斯瑪特這樣的兒童美術機構越來越多的出現,提倡杜絕原來的傳統兒童美術教育模式,激發孩子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