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的
兒童美術教育里,很多人都具有思想保守的教育觀念,依舊用“像不像”的標準來評價他,使得幼兒美術教育還是停留在涂色畫畫的階段,而近些年,新興起的創意美術,主要是藝術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教學模式,吸引了大部分家長的注意,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色彩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什么是色彩觀,指的是每個人對于色彩的感覺與辨別。由于孩子社會經驗不足,天生對外界事物保持好奇心,在他們的眼里,整個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因而他們的繪畫作品看起來總是五顏六色,艷麗多彩。那么,對于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來說,怎么塑造孩子的色彩觀?
1:利用繪畫材料的多樣性激發孩子對色彩的興趣
有經驗的教師發現多樣化的工具與顏料可以刺激幼兒的操作欲望,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相反,如果活動總是單調重復;如繪畫的活動中總是一支鉛筆、一張白紙,就難以誘導幼兒進行美術活動的興趣,更無法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色彩觀。
2:走出教室擁抱大自然
在平常的少兒美術培訓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很少將孩子領出教室,接觸外界的事物,帶領孩子認識大自然當中的花草蟲鳥,教會他們用自己的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建立豐富多彩的環境
在日常生活當中,尤其是家長在家里布置五顏六色的環境,可以讓孩子自然地融入繪畫色彩活動中,用各種色彩來豐富自己的作品。少兒美術培訓:在戶外的散步或觀賞活動時,引導孩子觀察此時此刻周圍環境的色彩及其變化,讓他們經常處于藝術環境之中。
4:注意繪畫的游戲性,使過程輕松、愉快
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任何活動的游戲形式都容易調動孩子積極情緒,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二美術教育中更應注意教學方法的游戲性。少兒美術培訓教育專家認為:兒童美術教育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猜謎語、講故事、唱歌等形式均開展活動。
在兒童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建立孩子的色彩觀之外,還要充分挖掘每位孩子對色彩的敏感度,給予孩子更多的引導啟發,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認識他們畫中的色彩,發現孩子智慧和心底的閃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