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較深的層面來說,是一種和諧“關系”的營造。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問題孩子”往往源于“問題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所出現的問題,則往往始于親子關系的問題。
有的父母和孩子的關系總是很緊張,無論父母說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有很強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和孩子的關系表面看起來很好,但是孩子其實是處在一種過分依賴父母的狀態,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遲遲無法“長大”;有的父母發現,隨著孩子的年齡漸漸長大,也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了……無論什么樣的“問題”,都是因為“關系”出了問題;也只有從“關系”入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先生在《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中寫道:“教育,從較深的層面來說,是一種和諧關系的營造。教育其實就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建立一種和諧信任的關系,有了這種和諧信任的關系,才能有寬松包容的氛圍和積極健康的教育環境。”疫情期間,親子之間相處的時間大大延長,親子關系的問題也顯得更為突出。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和家長朋友們,談談這個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忽視,卻又最重要的話題——親子“關系”的營造。
重新認識孩子——他是一個具備所有發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塑造良好的親子關系,從正確認識孩子開始。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不是一個需要不斷從外界輸入信息的“容器”,而是一個具備所有發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孩子具有各種“發展可能性”,就像一個“胚胎”里面已經孕育了將來可能會發育成熟的身體一樣,孩子的各種潛能,比如“創造性、自發性、個性、真誠、關心別人、愛的能力、向往真理”等等,也蘊含在孩子的身體里;只要父母的教育方式得當——采用“容許、促進、鼓勵和幫助的方法”,就能茁壯生長出來。孩子不僅具有自我發展的能力,也有自我發展的需要,自從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他們就不希望父母主導自己的世界。他們希望父母經常陪伴在自己身邊,但是不希望父母過多干涉自己的學習、娛樂和生活。身為教育者,我們最重要的使命不是教給兒童所有的知識,而是幫助他們啟動自己那些與生俱來的各種能力。
重新認識“家長”角色——教育孩子從自我成長開始
對于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要有深刻體察,既不包辦代替,也不做甩手掌柜。父母的真正使命是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這要從自我成長開始,因為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就是孩子的教育環境,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在中國古代的教育經典《大學》中,談到了深遠影響中國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大到治國平天下,小到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是從提升自我修養開始的,而不是從學習治國方略和教育方法開始的。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就是:父母一方面提升自我的修養;另一方面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提升自我修養,是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是為了讓自己的教育能夠持續的、順暢的送到孩子的心里,不因親子關系的斷裂而導致良好家庭教育的中斷。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