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孩子繪畫中產生畏難情緒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們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有的放矢。出現畏難情緒,有時候是家長的一種誤解,比如,當兩歲的孩子央求媽媽畫畫時,并不是讓媽媽給他畫形象,而是央求媽媽做畫畫的動作。因此,媽媽只需拿出紙和筆,做出畫畫的樣子,孩子就會很滿足。如果孩子要求媽媽畫岀形狀給他看,那么媽媽可以陪孩子一起仔細觀察想畫的形狀,或者找同齡孩子畫的給他看,再嘗試讓孩子自己畫出來。
另一方面,孩子畏難,可能與孩子的畫畫積極性受到打擊有關。很多家長都很苦惱,孩子在紙上不停的畫奇怪的線條和圖形,甚至有時候找不到合適的紙張就索性在地板上、墻上、家具上“創作”。家長有時為了規范孩子畫畫內容或畫畫的場所,對孩子的隨意涂鴉感到不滿而斥責孩子。這種斥責是對孩子的否定,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因亂畫而遭到斥責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挫折,也可以說是剝奪了孩子體驗快樂的重要方式。這種不良的感覺,容易使孩子對畫畫產生厭煩、厭惡的情緒。一般來說,對于年齡小的孩子,這種不好的體驗會很快恢復,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將來。但對年齡稍大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來自親近家人的斥責如果過于嚴重,容易讓孩子不自信。這時,家長應當盡快讓孩子理解,這種斥責不是針對他本人,而是針對他畫畫過程中出現的不當行為。在家長們看似毫無意義的一筆一畫,可能是孩子創造力的表現。建議家長盡可能的包容孩子,不要蠻橫的制止孩子,扼殺孩子畫畫的天性。
孩子畏難,也可能與他們的習慣有關。孩子畫畫,家長不應該一手包辦。有個孩子在課堂上畫畫,總喊畫不出,而回家卻能把畫畫得很好,這到底是什么原因?老師與家長交流過后發現,原來在家畫畫時,遇到“不會畫”的內容,孩子的媽媽便會在一旁親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孩子畫畫。實際上,人人都會畫畫,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手把手地教孩子畫畫,看上去很耐心,很仔細,實際上卻不利于孩子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我們應當相信自己的孩子。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