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藝術培訓班,真的,我們真的要把這個心態放起來,真正要為孩子選一個好的藝術班,一定要注重人的思想、大腦、思維方式、創造力,這個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而兒童美術教育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千萬不要尋找千篇一律的教授方式,也不要一味的追求畫面結果而忽視了孩子的創新思維。至于說他畫得像不像,只要畫的時間長了,他感興趣,他有追求,他想去表達,他的筆就會越來越靈活——沒有畫得不像的孩子。
但是,在他還沒有把手腕練成之前,不要去要求孩子畫畫一定要畫整齊、一定要涂顏色涂到框框里、一定要畫得像,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他的想法、他的思維、他的創造力,就在這樣的我們成人的干擾下,慢慢的也就禁錮起來了。這樣的美術培訓機構,我們還是不要也罷!
其實,一般孩子到了三歲,就會開始拿起筆來畫出自己的思想,最初我們看起來只是涂涂抹抹,其實孩子們已經在表達自己大腦當中一種初步的想法了,有時候就只是他心中的一個符號,哪里來的“像不像”。結果,他父母給他報的那些美術課,強逼著孩子照葫蘆畫瓢,一點讓孩子釋放思想的余地都沒有,就像有個標準答案似的,孩子只能不斷去靠近他,自然興趣不大了。而斯瑪特美術教育集團以孩子為主體,老師只是作為陪伴、啟發、引導、幫助的形式來與孩子完成繪畫。
有的孩子胡亂涂兩下就告訴老師,他畫完了,老師讓他繼續畫,他堅決不干,因為他的話已經講完了,他沒有必要再往下畫了,而有的孩子,你覺得畫的很好了,不要再畫了,可他卻偏偏要繼續往下畫,添加更多的東西,因為他要說的話,還沒講完,一定要講完為止,當然,講完后這幅畫已經是黑乎乎爛糟糟一大片了。
這,就是這個年齡孩子的特點,你可以不用管他最后畫的結果是什么,但一定要跟隨他了解他畫畫行為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和表達!
越小的孩子畫里的話越多,每個線條和亂點都是他們要說的話,家長都要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畫畫就是在講故事在表達,而且像連環畫一樣,有故事情節的發展。之前看過幾個培訓班,從成人的眼光看,我覺得畫的很好,但是在畫中我捕捉不到孩子的靈性和情緒類的變化。
所以今天斯瑪特老師也給大家提一個醒,如果沒找到一個很好的美術教育培訓班,還不如不給孩子報。讓孩子在家自由地表達,我們做父母的,就是他的觀眾。但就像我前面講到的,我們要注意不要給孩子那么多標準,那么多評判,讓孩子開開心心地表達就好了。為什么我們要給孩子報一個機構去學習呢?也是希望孩子的自由想法能得到保護,學會自由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如果您認可斯瑪特的這種教育理念,歡迎加入!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