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多年,我接觸過許多不同年齡段,不同繪畫基礎的學生,通過日常教學以及和家長的溝通交流,我發現家長對于兒童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的少兒美術教育家長交流群也越發活躍。在與家長溝通交流中,我發現一些家長對于少兒美術教育存在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過分追求兒童作品的真實性和合理性。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繪畫作品時,第一眼就是看孩子畫的像不像,進而去看孩子畫面中的物體大小合不合理,顏色對不對,什么比例、透視、明暗關系等條條框框禁錮了孩子的思維,給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上了一把枷鎖。評判少兒美術作品的標準并不是看孩子畫的是否逼真,而是要站在兒童的角度,透過畫面去傾聽孩子的繪畫構思和畫面中的故事。大膽想象的故事情節,豐富的色彩,飽滿的畫面,這些都是優秀兒童作品的特點。盲目追求兒童作品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只會抹殺兒童的靈性,打擊兒童的繪畫興趣。
2、主張臨摹,追求成熟風格美。啟蒙階段的兒童所創作的作品往往具有簡單、抽象的特點,不了解兒童美術教育的家長在看到這樣的作品時,可能會對教師的水平和教學質量產生質疑。這也導致有的老師為了追求孩子的畫面效果,采用臨摹為主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的范畫為標準,導致孩子的作品雖然看起來“有模有樣”,實則千篇一律,限制了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兒童繪畫作品中的物體雖然形狀不夠準確,畫面風格活潑、稚嫩,但這種“形不似”而“神似”的畫法正體現了兒童階段天真可愛的特點。
3、過分干預,缺少鼓勵。有的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不僅給孩子報了美術培訓班,經常與老師進行美育交流,還會有意識地帶孩子參觀各種美術館、藝術展等陶冶情操。家長的這些做法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有利于培養兒童的藝術情操,促進兒童全面發展。但是,也有一些家長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給予孩子過分的干預,在孩子畫畫時喜歡“指手畫腳”,或是否定孩子的想法,讓其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創作。這種做法阻礙了兒童自由發揮,打擊了兒童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在少兒美術教育中,家長和教師應該以鼓勵教育為主,善于看到孩子的每一次進步,多給予孩子表揚和贊賞,給予兒童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增強藝術學習興趣,大膽想象和創作。
少兒美術教育不僅僅是教孩子畫畫,更重要的是通過繪畫、手工、寫生、游學等創意美術課程和活動,培養孩子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美術教育的同時進行品格教育和生命教育,讓兒童在欣賞美的同時感受美、創造美。孩子在涂涂畫畫過程中,手部肌肉群得到了良好的鍛煉,提高了手腦協調能力,在寫生游學活動中,培養兒童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