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會問,孩子何時應該開始接受藝術教育?答案是:盡早就好。藝術教育應該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這并不意味著要把孩子強迫進入早期藝術教育。相反,幼兒藝術教育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孩子的母親或父親可以通過一些與藝術相關的活動來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比如讓孩子自由探索幼兒專屬的畫紙、顏料、玩具;讓孩子接觸一些豐富多彩、多元素的藝術品(如繪畫、音樂、工藝品),從而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塑造共性價值觀。
作為一種學前教育,藝術教育也應該是重點。能夠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藝術材料和機會,如畫畫、唱歌、跳舞、手工等等。通過這些經驗,孩子們可以逐漸適應藝術活動,同時也逐漸地了解到藝術的概念和藝術活動的規矩。
如何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
而藝術教育也并不是拿來就可以的。藝術教育過程中,需要考慮孩子們的成長特征和發展規律。具體而言,我們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 著重培養情感體驗能力。
藝術本身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它體現了創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在藝術教育中,問題不在于孩子們是否能夠畫、唱或跳得好。孩子敏銳的感知能夠讓孩子們接觸到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東西,這自然為孩子的情感體驗提供了源頭。藝術教育的任務在于引導孩子們,使他們能夠自然而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藝術才能真正起到想象力的作用。
2. 關注個體差異,倡導差異化發展。
孩子們身體特征、情緒管理能力等各方面也許會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對于同樣的藝術素材,孩子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表達。我們不能僅僅看到孩子們的表現,而忽略了他們內在的、獨特的魅力。藝術教育應該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特點,在統一性和個性化之間尋求平衡。
3. 明確藝術教育目的,堅持終身教育觀念。
藝術教育不僅僅要讓孩子們得到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心理、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更要讓他們從中汲取到想象力的能量。因此,藝術教育應堅持終身教育觀念,鼓勵孩子們不斷地進行藝術創作,拓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