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9日上午8:30,“重啟•未來:少兒全球素養云峰論壇(CGCE)”在線上成功舉辦。來自中美等各國教育工作者、一線教師、國際頂尖學者就全球素養的培養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斯瑪特教育集團作為少兒全球素養教育助力機構,參與此次論壇并組織了位于全國430個城市的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的老師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參會。
此次論壇聚焦探討少兒全球素養的提升,三位頂尖專家分別從藝術、家庭和教育三個角度來探討對于兒童培養的問題,所涉及的話題非常具有前瞻性。本周我們一起回顧——顧明遠教授的演講實錄。
顧明遠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比較教育學科創始人之一,始終堅持以“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宏大視野勤勉治學、積極探索,在教育理論建設方面卓有建樹,多次擔任國家及教育部重大項目的負責人,先后撰寫論文600余篇,著述40余部。
顧教授領銜600多名學者,歷經12年編撰的《中國教育大百科全書》涵蓋20多個教育學分支學科和領域、1100余條條目、共計700余萬字,是我國第一部專業性的教育大百科全書。
注釋:顧明遠教授歷時12年領導編撰《中國教育大百科全書》
同時,顧教授還積極投身于普及義務教育的法治建設,引入了比較教育、終身教育等現代教育思想,主張比較教育應該進行“文化研究”,“只有從文化研究中才能認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教育的本質。” 為新時期中國的教育打下基礎。
注釋:“比較教育”是在探討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民族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并進行科學預測,目的在于“推動本國教育的發展和改革”。
此次顧明遠教授的演講主題為“教育是和平的種子,國際理解的橋梁”。演講首先從時代背景、經濟基礎、社會需求等層面分析了跨文化交流的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語言、科學技術、教育思想理念需要相互了解。各國因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而發生了一些沖突,需要和平對話,共創共享。
疫情的爆發,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健康衛生的合作,各國要承擔共同危機,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戰勝疫情。
物質水平的提高,交通更加便捷,對外國文化的好奇讓更多的人想要出國看看,盡管因為疫情出國受到了影響,但未來的文化交流勢不可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5年發布報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報告提出教育要以人文主義為基礎,尊重生命和人類、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為可持續的未來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為了世界的和平,我們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教育下一代,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共同發展。
要實現以上這些就需要文化教育交流。
教育交流不僅促進成年一代人的互相了解,更重要的是要影響未來一代青少年的了解信任。顧明遠教授所在的北京師范大學曾在中小學開展了“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并且在北京、天津、成都、蘇州開展了很多“國際理解教育”的相關實驗。顧教授在此次講座中分享了其中一個北師大聯合日本、丹麥等國學者在各國中小學開展的“一塊巧克力”的教育實驗。
A和B是好友,A臨時有事,請B保管他的一塊巧克力。B在保管時沒有忍住,未經A的同意把巧克力吃掉了。
請參與調查的各國小朋友談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各位家長也可以問問自家小寶貝哦):
一些小朋友表示沒關系,不必介意。
有的小朋友表示心里不高興,但是礙于面子并沒有強烈的反應。
有的小朋友反應強烈,認為這種行為違背了朋友的基本原則,很生氣甚至要斷絕關系。
這三種觀點傳遞了不同的友誼價值觀,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判誰對誰錯。調查結果出來以后,老師把別的國家的調查結果拿給中國小朋友看,并讓他們討論為什么國外的小朋友會這樣思考?友誼的本質和邊界是什么?
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別國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面對矛盾沖突,和平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
因此,顧明遠教授總結到:國際理解教育,通過游戲活動,讓孩子從小了解世界,了解地球上生活著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教育學生發揚本國文化的同時,應該尊重他國文化,吸收優秀成果豐富本國文化。我們的世界因眾多文化而多彩。
此外,顧明遠教授認為將理論落實到實踐,首先老師、家長要有全球意識,學校和老師的交流很重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家長老師們也會間接地加強青少年兒童的全球意識教育;其次,提倡國內外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如中小學夏令營、研學旅行出國交流等)助力少年兒童全球意識的養成。
對于專業從事兒童美術教育、已經在全國擁有900多家學校,為全國超過20多萬家庭提供藝術教育的斯瑪特教育集團來說,這再次激起為我們為促進跨文化教育交流、助力少兒全球素養發展做出貢獻的自豪。
斯瑪特兒童美術 SMART ART、斯瑪特生活方式 SMART HOME、斯瑪特藝術游學SMART TRAVEL作為斯瑪特三大教育板塊自集團成立之日便是斯瑪特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中,SMART TRAVEL作為斯瑪特教育理念的延伸,是為中國家庭提供的親子藝術游學服務,不只是旅游觀光,同時也是一個藝術學習的過程。通過藝術游學孩子們可以親眼看到藝術大師的原作,獲得最為真實直觀的藝術感受;可以對各個時代的藝術作品和藝術特色有全面的認知,獲得系統完整的藝術史教育;可以看到最新的藝術潮流和趨勢,培養全球化的思維意識。
注:往期游學回顧
同時,為提升老師、家長全球意識,發揮其對青少年兒童全球素養發展的間接影響;斯瑪特教育集團多次組織教學培訓、父母課堂、國際論壇......以主題發言、專題演講等形式,從不同視野探討和反思新時代美育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創新理念和實踐成果,從目前看,整體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未來還有更新的、更高的發展愿景等待我們共同見證。
注釋:部分教師培訓現場圖
最后,在論壇互動環節,顧明遠教授針對各位參會的家長、一線教師所關心的問題,給予相應的解答。
Q:對于少兒來說,全球素養能力是不是過于抽象,怎么幫助少兒了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大的概念?藝術是一個好的切入點嗎?
顧明遠教授:通過藝術進行交流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以中國為例,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和舞蹈,通過這些藝術交流,可以讓大家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藝術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上課感興趣。藝術教育與考試成績之間并不矛盾,增強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好途徑。
Q:在疫情影響下,作為教育者應該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我們應該怎樣去教孩子辨別國際上各種紛繁復雜的信息?對于我們的教師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全球素養”?
顧明遠教授:今年的疫情讓我們意識到世界是一個整體。我們應該讓孩子了解生命的重要和可貴。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全球一起來戰勝疫情。老師們要教育孩子要有全球意識和開放的心態。鼓勵孩子跟其他國家的孩子多多交往,增加小朋友之間的友誼和理解;孩子的天性就是交往,家長不用太擔心,要用接受、歡迎和開放的心態對待這個問題。適應當地的文化習慣,與不同國家的孩子交往合作。
文明因交流而多才,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后疫情時代,加強少年兒童全球意識的教育尤為重要。年輕一代秉持全球意識,加強文化合作,促進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才能讓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持久和平。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