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原始藝術家用一種刷筆蘸取黑、白、紅色的顏料畫在器表上,開啟了我國最早的工藝類繪畫。
注釋:《舞蹈彩紋陶盆》
而這一技藝經過數千年的自然演變,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并有著自己獨立的繪畫美學體系。
從史前繪畫萌芽到秦漢中國民族藝術風格確立與發展、再到唐宋元明清的名家輩出、流派形成。中國繪畫的題材、技法、繪畫工具的全面的發展,人們對藝術和美的追求也隨之刻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里。
千年之后,觀眾朋友們你們好,我們為您現場直播“藝術與美”的發掘現場,為了將這份“美”好延續,十多年前一家專注于2—12歲兒童的素質教育的機構——斯瑪特教育集團成立,時至今日已經發展為影響20多萬家庭的教育品牌。
如今,斯瑪特教育集團正在努力把這份在時光里漂流了千年的“藝術”傳承發展下去,至于這份美育事業的未來走向,11月1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青春無限》對斯瑪特創始人武志先生進行了專訪。
教育,塑造靈魂
Q:截至2020年,個人最關注的教育領域內容是什么?分享關注背后的原因和思考。
武志:其實從2010年公司成立到現在十年時間我們最關注的是:中國2—12歲兒童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里我們最先開展的是兒童美術教育。
無論是從國家教育的需求還是社會、家長的需求以及整體國民素養在美育方面的不足等方面來說,美術教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們從2010年開始做斯瑪特美術,截止到現在全國是975家校區,服務20多萬的家庭。
關注教育本身,我認為教育有兩種:
一是培養能力的教育,像現在家長較多的是關注培養孩子的一種能力。
另一種是素質教育,即對人的素養的培養。如靈魂的塑造、價值觀的塑造等。
但是反觀社會上高品質的教育機構和教育理念輸出不足,這也是現在教育領域面對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從2010年—2020年致力于做兒童美術教育;2020年—2030年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素質教育的第一品牌;我們不僅限于美術,而是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人文素養以及美德教育,通過這些方面的培養真正塑造一個具有未來世界觀的、高素養的、引領世界的中國人,這也是我們的使命和目標。
學習,終身持續
Q:如何看待在校學習和持續成長間的關系?
武志:在我們從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和家長說這樣一句話:我們要讓孩子通過畫畫去表達自己的內在情感和想法。這是我們美術教育的核心目標。
同樣還要跟家長說一句話:我們不去教大人腦袋里想象的兒童畫。因為我們大人腦袋里想象的兒童畫是每次上一節課就要畫出一張作品來,這個從美術教學上來說是不現實的,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定是老師帶領孩子或者說是訓練孩子的模仿能力實現的,所以說美術教育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事情,不是說今天學了,明天就能展示出來,它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學校教育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引導或者說為家庭教育定一個方向,它告訴家長教育的評判標準、引導方向,朝著這個方向走是正確的,幫助家長摒棄功利性的教育觀念。
學校是家庭教育的引領者。它將一套完整的體系給到給家庭和孩子,在孩子的自我成長中點醒孩子,讓孩子明白原來畫畫還可以這樣,原來我這樣做也是可以被認可和欣賞的,一方面增加了孩子的信心,一方面給到孩子興趣,更重要的是孩子找到了一個表達自我情感的窗口和方式。通過這個窗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探索世界、了解世界,并激發孩子對世界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這些可以促進孩子將來渴望獲取更多的知識,渴望去成長,渴望過上幸福生活。所以我們經常提倡審美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原動力。
Q:在校期間(大學畢業以前),認為最重要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武志:我認為最重要的學習內容是創作以及同老師浸泡時的溝通、陪伴。
素質教育的培養如果單純的靠能力訓練獲得是不可能的,他一定是人來影響人的,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它是這樣一種陪伴式的教育,并不是靠一套方法,通過一個視頻,一套訓練就能解決的問題,它是人和人之間的影響。所以大學時最重要的時光是和老師的交流、探討,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影響。
Q:長期發展來看,個人成長中,如何更有效地不斷學習并學以致用?
武志:關于這個問題我也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學里學習美術史,有時候上課睡覺,等到考試的時候就通宵惡補、背,等應付完考試,就什么都忘了,所以美術史大學雖然學了但是基本也忘光了。
后來我當美術老師后,想教給孩子的時候,我有需求了,回過頭我再去學習美術史,我發現那個時候學習,第一我真正理解了,第二學習效率非常高,包括一些很復雜的希臘故事啊,記得非常清楚。我知道我要將給孩子們聽。其實所有的學習都是在用的過程中就會加深理解,加深使用。所以不僅是孩子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受益,作為老師我們也是收益的。
我們現在也把這樣的方法引導家長去做,因此我們開設了父母課堂,我們有SMART HOME專區,每周家長都會來我們的SMART HOME專區跟我們聊美術史,欣賞藝術作品等等。
注釋:歷次父母課堂精彩瞬間
過程中我們告訴家長,孩子非常幸運,因為我們有不斷成長的父母,在家長成長的過程中會明白他的成長是帶領孩子成長。所以家長也可以將他學的東西用起來,這樣我們就形成了教學相長的互動。所以說凡是接觸斯瑪特的家庭不單是孩子受益而是整個家庭受益。
創業,任重道遠
Q:結合個人學習、成長,分享影響個人的受教育經歷。探討個人經歷同目前創業經歷的關聯。
武志: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可分享的地方。我從小喜歡畫畫,覺得畫畫是能夠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的。參加高考前我就一直在強化自己的素描、色彩等基本功,在強化這些基本功的同時也遇到很多困惑:為什么畢加索畫的很抽象,我為什么要通過畫素描通過考試才能真正的到自己理想的藝術學府。確實困惑很多,但是也沒多想,一直就在素描這條路上走,學素描、學色彩、學各種各樣為了升學在能力上的提升和技法上的錘煉。
到了大學之后,我很幸運就遇到了我的老師黃華三老師。
他在中央美院、本科、研究生加上附中有超過十年以上的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學習經歷,又在1991年到德國,有超過10年的旅德藝術積累,黃教授對東西方藝術都有深刻的認識,融會貫通。
2000年黃老師回國后,我是黃老師帶的第一屆學生,也是他教的第一個班,所以我很幸運,在大學的時光里幾乎是每周,甚至是每天在一起探討藝術,那個時候黃老師就鼓勵我說,其實技術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是你要知道你想要表達什么,把你的情感、想法、價值觀或者你對社會的看法、想法、觀念表達出來。雖然我當時學的是國畫,但我的第一件作品是用水泥做的,所以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你能發現我們不只是要學習前人的技法,更多的是要開創自己的藝術語言,通過藝術語言的表達,讓更多人的人感受到,了解到你的藝術的想法。所以,上大學讓我從藝術的角度對藝術有了重新的認識和理解,帶著這樣的理解我的內心有一個觸動是我將來有可能:
要么成為一個好的藝術家,要么我應該把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傳播出去,我選擇了后者。
大二的時候,當時我是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會長,我就帶著全體同學給人大的退休老師、孩子們義務上課,上課過程中按照黃老師傳授給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我們梳理出了一套教學體系,這套體系就是我們現在斯瑪特集團教學體系的雛形。
畢業后,我成為一名教美術的老師,后來又成為給老師培訓的培訓師,經歷了七、八年的時間。2010年我們成立公司之后,我們做斯瑪特美術把整個理念和體系完整的梳理和打造,并且社會上推廣。
推廣過程中,家長有認可的,有不認可的。認可的家長,與我們的理念比較契合,他們希望孩子不去總是做一些技術、技能上的訓練,而是在意識上、審美上得到提升。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畫畫就必須得畫的像,畫的好看,用家長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所以我們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我們的理論,并且推廣。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在全國各地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投資人和加盟商,他們加盟了我們的品牌,進行推廣,我們也一直堅持我們的理念。
更為可喜的是2020年10月15國家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美育工作的意見》的文件。
文件特別強調美育的相關內容,教育部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明確強調美育不是簡單的培養吹拉彈唱、畫畫素描等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
該意見和我們十多年斯瑪特所做的事情實際上是完全契合的,或者說我們一直堅持做的事正是國家今天所大力倡導的。其實我們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定了一個目標:做影響一代中國兒童的教育。
我們現在雖然覆蓋20多萬的家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體量還不夠大,希望將來通過我們的努力把我們的學術資源,課程體系貢獻給社會,讓更多的家庭享受到這樣的資源和教育成果。因為我們努力的方向和國家建設美育的目標是完全契合和一致的,所以我們更有信心去把這件事做好。
Q:作為持續創業者,如何看待目前所經歷的創業經歷?
武志:作為持續創業者,起初還是有一份理想:想折騰,想創業;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會有一些成就感:看到孩子們的成長;看到公司規模的擴大;再到一種程度會有一種責任感,就是有一個信念是我們一定要做好,做不好的話不只僅是影響一個校區的運營,更多的是影響到在斯瑪特受教育的孩子們。所以這份責任很重要。
到現在為止,從我的感受來說我不只是一個創業者,而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可以說每一天開始,未來我們都有無數要做的事,有無限的可能性,所以每一天我們都是從零開始的狀態。而且使命感更強了,這個使命感就是我們最初的初心:做影響一代中國兒童的教育。
將這個初心解讀就是首先我們不忘初心,其二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第一心系的就是讓孩子去受益,然后再是如何去引導家長,如何將機構在社會、校區成功的運營起來,再去想品牌如何樹立,理念怎么去推廣,斯瑪特模式如何在全世界傳播。
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受益就是我們整個集團以及我們所有的全國7000多位老師共同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所以我們經常跟我們的團隊說,我們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是:存仁愛之心,說建造之話,行光明之事,立大氣之業。我們也經常跟老師們說要心系一處。當我心里想的是一個事情,一個目標更能把事做好,我們不是靠說而是實際行動去推動讓孩子受益這個使命。
Q:在教育領域,探討如何能夠不斷迭代屬于個人的第一性原理,如何持續實現非連續性創新?
武志:這個問題特別好。剛開始做美術老師的時候,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我要上的每一節課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就養成一個習慣,不斷的在研發新的課程和內容,這就造就了斯瑪特不斷創新的基因。
培訓老師的時候我也發現,我們要培養一個好老師,首先這個老師的基礎素養要很好,可是在中國的現狀是,不同地域老師的素質等各方面都參差不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創新了一套培訓方法,像研究生、海外教師、師范畢業的老師我們都會有不同的培訓方法。在培訓上我們不斷創新,一個準則就是要適應受訓者。我們選擇不了受訓者, 而且中國具備一定素質的老師從量級來說比較少,所以我們在培訓方法上創新,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在商業模式上,我們做了第一家單店,在國內還沒有獨立做美術單店的背景下,我們實屬行業首創,這在當時也是有很大挑戰的。有挑戰就有機遇,我們在挑戰中沉淀經驗,將經驗分享出來形成了連鎖加盟模式的創新,吸引來很多志同道合的投資人一起來做這件事,到現在為止在美術教育這個領域我們其實走的很遠。
注釋:與部分盟校負責人座談
在斯瑪特創新和迭代一直是沒有停的。如課程上的創新、理念上的創新。每年我們的課程是以100%速度在更新。理念上的創新從最開始的課程到教學體系,再到現在我們梳理出的斯瑪特教育模式,斯瑪教育模式我們將學科教育、美德教育、藝術教育、陪伴教育、戶外教育納入進來,形成了斯瑪特教育體系,這是一種教育模式、理念上的創新。
以前我們經常提到國外的教育如蒙臺梭利、stem 教育等等,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軟實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去輸出影響世界,這也是我一直的一個理想,所以我們創立了斯瑪教育模式,希望未來斯瑪教育模式不僅可以影響中國孩子,而且可以推廣到其他國家,形成中國對外輸出的教育模式。這是我們教育模式的創新。
從企業集團的創新來說,我們現在不僅是要做好美術教育還要做好素質教育,所以去年我們做了一套素質教育的英語品牌,以及我們現在做的書法教育、營地教育、美德教育等方方面面,將優質的素質教育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多維度、立體化的共享平臺,傳遞給全國的教育中心、家庭,形成企業獨特的商業模式。
創新可以讓企業永葆前進的動力,尤其是在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唯有創新才能有長久的發展。
一次對話,從高考到創業,從人生經歷到企業規劃,從傳統教育模式到中國美育發展,有夢為馬,隨處可棲,堅持自己熱愛的事情才是真正酷的事情,武志老師的教育情懷讓更多人想要開始探索中國未來素質教育的真正樣本。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