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少兒美術培訓越來越受歡迎?在現(xiàn)代社會里,孩子是每個家庭的中心,孩子的成長深受家長們的關注。而現(xiàn)在的80、90后家長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標準,而
美術教育是讓孩子全面發(fā)展的最好方式。學習繪畫可以讓孩子的審美力、想像力、觀察力、專注力、創(chuàng)造力、自信心等相互激蕩,這種活躍思維的整合能力讓孩子將來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境,都能更從容、沉穩(wěn)的應對。
長期以來人們的眼里希望著干凈條條利索、幾近完美的“兒童作品”,不習慣這種原始和生澀,兒童美術教育方法也一直保持著模仿和臨摹畫家或書上的作品,將前人的知識、技法、經(jīng)驗等傳授給孩子,從不注意兒童自身的感受,只是一味依從別人改變自己,以別人的作品作為自己審美的標準,以真不真像不像作為好壞的評價,以干凈不干凈、亂不亂作為美丑的尺度,教師也一直充當著尺子和剪子的角色。
往往大人的世界兒童難以明白,而兒童的世界成人也往往無法猜透,加上兒童在初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所以這兩種世界之間難以搭建溝通的橋梁。兒童只有通過繪畫才能達到情感宣泄,往往我們觀察兒童的美術作品,就能感受到他們天真的童心和童趣,這些作品就是對兒童內(nèi)心世界最好的解讀。
于是這些以成年人的美術標準和成年人的心態(tài)要求下的偽兒童作品長期受到追棒,大量優(yōu)秀的兒童美術作品被埋沒了。更重要的是使得兒童在學習過程中丟失了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反應遲鈍,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等老師的示范,只會機械地復制別人的作品,同時也增加了兒童的挫折感,不符合年齡階段的理解和要求也使兒童感到了困惑和迷惘,失去了作畫過程的快樂,從而在進入轉(zhuǎn)型期后放棄了畫筆。
繪畫對兒童的好處不僅能不斷探尋有趣和新奇的刺激,豐富其各種感官感知能力,而且對其大腦的發(fā)育是好處良多的,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家長非常重視
兒童美術教育。而美術教育帶來的教學成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很多家長在上完很多專業(yè)機構(gòu)的繪畫課后,兒童對美的事物的檢驗能力就會有細微的提高。慢慢的對于很多身邊的東西也會逐漸開始有要求,這其實也正是兒童主觀意識的萌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