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教育部開始提倡并重視藝術教育,然而藝術教育是基于基礎教育之上,它主要表現為或抽象,或具象的形式;藝術主要還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表達的也是現實,所謂來源于現實,高于現實。那么美術教育對于基礎教育對孩子來講有什么意義呢?孩子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同時,增加美術教育,這對孩子的基礎學科教育有積極意義嗎?
一、智力
美術教育的重點是塑造人的思維,包括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力;而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就體現在人的創造能力與其思維的活躍程度;成為一個智者,是肯定需要有藝術思維的。美術教育在提升智力方面有著非常高的成功率,藝術思維養成,對于基礎教育中的知識學習,有著一定的作用,能幫助基礎知識存儲轉化和理解。
二、品格
魯迅先生說過:“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相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翼道德以為治。”
說的是美術教育可以輔助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從表面來看,學習美術的目的,雖然與道德沒有多大關系,但是借助美術的力量足以精深人的性情,使人養成高尚的情操,也可以用美術來陶冶人存在的道德問題。
那美術教育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培養一個人的性格道德,讓人通過美術教育了解美,提升良好品格。
三、審美
中國古典文學,講究美,古詩詞有韻律美,對聯有工整美;更多古籍的辭藻更是極盡斟酌,古代的畫卷,工筆花鳥都是美的體現,這些的傳承發展才有了中國的五千年文明。在現代,審美學對于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學會審美,有一個好的審美,是每個人言行舉止的具體表現。美術教育,是提升審美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中國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提出“德智體美”理念,孩子接受的教育應該多元化,涉及面更廣,除了增長見識,更多在完善人格,提升個人。讓孩子接受美術教育,除了培養藝術素養,對于基礎教育還有更多更深的意義,這是有利于基礎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