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關于兒童美術教育尚未形成一種完整的、科學的、能夠適于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模式。在兒童美術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家長意識,都存在著諸多弊病或誤區。
譬如學習美術目的的認識誤區: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有許多家長認為,學習美術就是讓孩子畫畫,就是讓孩子能多掌握一門技能,以便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不落后于他人,或長大后讓孩子成名成家。(這其中有盲目跟風的因素,有虛榮心的驅使,更有家長不切實情的目標設定)
譬如學習內容選擇上的誤區:有許多家長把孩子早早地送到“素描班”、“動漫班”、“國畫班”等,不加甄別和考究,貌似孩子掌握了某些繪畫技能技巧就是在“學美術”。
再譬如評價的誤區:“你畫得太像了!”(贊美)“瞧,畫得亂七八糟!你以為你是畢加索啊?!”(嘲諷)“你畫了個啥?!”“又在制造視覺垃圾!”(斥責)這種以成人固有的標準去衡量、評價孩子作品的方式,殊不知對孩子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早期接受兒童美術教育的孩子,更樂于你傾聽孩子怎么說自己的故事,靜聽孩子的情感表達,比善于輔導重要的多。
3歲有3歲的形態,5歲有5歲的樣式,7歲有7歲的畫面。5歲畫的畫像7歲畫的,就是違背教育規律,畫得越像,教育越失敗。孩子的畫是什么年齡畫什么畫,最好的兒童畫不是畫得像,而是符合年齡段的認知。
幼兒有一個天然的階段性發展大系表,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大系中的一個環節,這些環節環環相扣,上下銜接,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有著嚴密的發展規律,教育只能在這個規律下進行。
也正是在兒童這個階段,我們也聽到了孩子沮喪、無奈的心聲:“我不會畫了”,“我不愛畫了!”甚至說“我討厭畫畫”!無怪乎這其中有兒童個體天賦差異的內因,也有隨著年齡增長,學業負擔加重,興趣轉移的外因,但更多的困擾來自于客觀環境的影響,多是教與學中的出現了問題。
藝術最高目標是對美的欣賞。有時覺得“道理”也許會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實際上,一講“道理”,美卻離你更遠了。在藝術上有太多的道理、解析降低了藝術品味,失掉了美。兒童的世界是單純的,孩子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我們不能按照成人的思維去要求我們的孩子繪制出一幅我們認為很美的畫,而不在意孩子真的情感變化,而斯瑪特兒童美術教育是完全遵從了孩子的內心情感表達,讓孩子用美術的形式,繪畫的曾現,來展現自己對美的理解和認知。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