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是兒童表達自我的一種特殊“語言”,它有著自己內在的邏輯和表現形式,幼兒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呈現內心世界。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個性的幼兒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各不相同,因此他們的繪畫作品呈現出來的風格和內容也是大相徑庭——有的充滿著童趣,色彩鮮艷亮麗,有的則截然相反。
對于父母來說,了解兒童的繪畫作品是了解幼兒的一種良好手段,特別是那些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兒童,學會傾聽他們用繪畫這種無聲的“語言”表達的內心感受,有助于父母真正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用積極的方式去引導他們,從而幫助幼兒解決在情感與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困擾和問題。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會產生表達的欲望,他看見什么都想說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表達方式越來越多,說歌謠、唱歌、跳舞都可以表達他們的心理活動。而對孩子來說,繪畫是把自己的內涵的東西表現出來的極好形式。當他能說話的時候,同時也伴之以涂涂畫畫,不管在墻上、地上、紙上總是邊畫邊說個不停。這是由幼兒期到兒童期的表現形式的發展。一方面是表現手段的變化,由自身的身體活動進步到使用工具(樹枝、泥土、石子、畫筆等)涂涂畫畫或堆堆捏捏。另一方面,是由沖動的表現(沒有想畫什么的要求)進步到逐漸明確畫什么和怎么畫。對于兒童繪畫,我們成年人一眼看去不能理解的東西很多,這是因為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認真畫的畫雖然看上去無法理解,其實里面包藏著心理發展的萌芽。成年人的不理解,往往壓制和挫傷那些智慧的嫩芽。所以,懂得一些兒童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說,兒童畫是孩子自己的“腦電圖”,通過畫面,我們可以窺視出孩子自己的性格類型和思維狀況,那線條的造型顯示著孩子的個性、情緒、氣質及對外部世界的認識水平和興趣愛好的趨向。
有的心理學家在研究工作中,讓每個孩子畫一張畫。他們從畫面分析看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畫面生氣勃勃、幽默、自然、富于感情,形象高大,線條生動,色彩濃艷??梢哉f,畫中人就是他們自己。有中度自尊心的孩子,畫面有些拘謹,形象不大方,重修飾,不自然。有低度自尊心的孩子畫畫呆板,形象拘束渺小,缺乏想象力。我們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征,就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教育出有健全性格的人。
成人如何參與幼兒繪畫
根據上述可以知道,幼兒繪畫是了解幼兒內心世界的重要手段與方法,是父母的重要課題,對成人而言最基本的要能:
1、提供幼兒繪畫活動的機會。
2、營造幼兒自由愉快的繪畫氣份與環境。
以使幼兒在自由愉快的情緒中,宣泄情緒、滿足其好動的天性,進而充滿自信與自尊,發表自我的想象與創造。至于與幼兒討論作品時,也是父母提供情緒楷模的學習機會的時候,所以應該特別留意。
3、透過幼兒最常使用的表達:父母示范情緒時,宜透過幼兒最常使用的外在行為表現、語言的表達,借著彼此表達情緒,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也讓孩子學習成人的情緒經驗。
4、對孩子情緒經驗予以尊重與了解:父母可以透過語言的接納,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對孩子的情緒經驗加以尊重與了解,而且讓孩子了解你的感覺,讓孩子知道父母也了解他們的感覺。辨識和描述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能力,實有助于幼兒溝通的效能。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