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教育包含水彩、油畫、素描、手工、泥塑等多種創作形式。兒童繪畫是指在孩童時期,兒童充滿好奇地觀察外部世界后,通過想象自由涂鴉或繪制出來的作品。,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表達自已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情感和體驗,發展自身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美術鑒賞力。下面本篇文章為大家詳細介紹:
繪畫是兒童的天性,二歲左右的兒童已有繪畫的愿望,在紙上、墻上涂鴉。兒童繪畫是兒童一種本能的或是出自表達情感的需要。兒童對這是世界充滿好奇,借助繪畫表達內心的所想。少兒美術教育加盟家研究發現:兒童在10歲前都有潛在的繪畫能力,喜歡畫畫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畫要和他年齡段的心理發展及繪畫能力相符,不能拔苗助長。畫的內容、形式要能表現孩子的感受和天性,天真、童稚勝過模式、老成。要有獨創性,臨摹、抄襲不可取。兒童美術教育發展兒童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培養豐富情感,畫畫有利于兒童感情宣泄,放松身心,同時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探索、嘗試新的繪畫內容和技法,表現個性,形成創新思維,從而受益一生。發展思維能力和獨立能力,促進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在構思、布局、設色、修整等過程中獨立思考,形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發展動手能力、認識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自信心、恒心耐心等等。
有的人發現孩子的兒童繪畫作品內容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滿足和支持他們的繪畫意愿,給他們提供必要的紙、筆和環境,即便衣服手臉弄臟也不要斥責。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學會傾聽,看懂他們的畫。和孩子一起參加社會活動,豐富生活內容,開拓孩子視野。看一些美術畫冊、展覽,提高欣賞水平。開辦家庭美術展,用孩子的畫作布置房間,讓他體會成就感和樂趣。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愿隨意涂抹顏色。
中國的填鴨式教學容易讓孩子少了自我創造性,讓孩子羞于表達自己想法,逐漸的讓孩對畫畫失去了興趣,斯瑪特少兒美術教育加盟的專家認為:兒童美術教育更應該鼓勵孩子走進大自然去看,去觀察去想象,而不是給出示范畫讓孩子去模仿,邯鄲學步,最后導致孩子對畫畫失去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