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美術教育過程中,發現許多家長都不要用成人的審美觀來要求我們的兒童畫,以成人的標準評價我們的兒童畫,要站在我們孩子的立場來看待兒童。
中國美術培訓機構專家認為:成人的態度和評價對我們孩子會有相當的影響。如果評價不好,可能會打擊、挫傷我們兒童繪畫的積極性。
1、更多鼓勵對于兒童美術作品
在孩子看來畫畫就是玩,不要施加壓力,背上負擔。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學會傾聽,理解兒童繪畫作品能夠理解的內容。多些鼓勵、傾聽,少些挑剔,讓孩子們自己談談自己的畫,不要潑冷水,也不要強制他們畫。有的家長因孩子畫的不圓、不方而懊惱,這其實是沒有從孩子的身心特點出發,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興趣的培養。兒童畫畫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單純教給孩子們繪畫技巧,會把孩子嚇跑的。
2、是否真實地反映了兒童的生活經驗
我們兒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多兒童繪畫的內容空泛,形象概念,構思和表現內容雷同。繪畫中表現的內容應該體現出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體現出兒童自己的態度。不同的兒童畫,畫面的形式語言是否統一。兒童在作畫的時候身心很投入,不斷地去描繪自己的內心世界,繪畫成為兒童心靈的一面鏡子。
3、作品是否有個性特點,表現出一定創造力
兒童的繪畫作品應該有自己的特點,用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是不是獨立思考來完成作品,是否表現出新的創意。從點點滴滴做起,培養創造、創新能力。開發智力的角度出發,創造力的體現也是評價兒童繪畫的一個重要方面。
4、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
現實中,孩子常被要求學畫一定要像,橫要平,豎要直。把畫得“像"與"不像"作為學畫的終極目標,這樣會導致孩子畫畫的膽子越來越小,又擦又改,小心翼翼,刻意有余、創意不足。我們時常會聽到家長這樣評價孩子的作品:“你今天畫的小貓真像”、“你怎么跟老師畫得不一樣呢?”把兒童美術課堂當作“照相機功能"來簡単看待,導致很多有主見的兒童因為"畫得不像" ,而斷送了繼續學習美術的機會。
本文總結:兒童美術啟蒙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 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迫切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中國美術培訓機構教師經過交流一直認為:對于兒童學習繪畫過程中,家長不能應當看看觀察兒童美術作品是否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否具有創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