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先生對中外教育都有親身體會,對不同階段的兒童美術教育方法也非常了解。特別是國內新式學堂和傳統私塾教學模式的比較,以及和西方的傳統教育的對比。他認為我國的傳統教育相對于西方教育而言,弱點比較多且不太適應我國國情。
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教師輔助兒童獲得各種活動的經驗,加強兒童對自然界萬物表象的記憶儲存,兒童在進行繪畫的前提是必須要腦子里存在某些食物的基本印象。所以兒童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的過程,也就是對經驗的積累。在活動中提供給兒童多種多樣的美術素材和繪畫工具,這些豐富多彩的素材和工具可以激起起兒童對繪畫的興趣。從而教師能夠利用這些工具傳授給兒童繪畫方法,因為這些基本技能是兒童進行繪畫的必要手段。
陳鶴琴先生對啟蒙教育有著多的苦心研究,是中國兒童學齡前教育的第一人,提倡給幼兒一張白紙和一支鉛筆,鼓勵兒童大膽自由的發揮其創作動機,而不是教師指著一個事物讓兒童去臨摹。根據兒童自己的思想表達在紙上,在美術教育中這種類型叫做意愿畫,雖然剛開始兒童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但是只要教師引導得當,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其實會收獲很大的驚喜。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從教他學轉變為我要學,從而激發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他所提倡的教育方式影響了中國很長一代人,其研究成果也是我們后人的福祉。
在以往的美術教學活動改革中,在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弊端。在課堂上,教師要進行適度和合理的指導,但是這種指導是教師一點一點幫助和引導兒童,而不是完全放縱不管。教師在引導的時候必須要給兒童思考的時間和機會,然后再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去想象繪畫的內容,這樣的方式下兒童才會畫出天馬行空的作品。反觀以前的教育方法,對于教師沒有教過的內容兒童就不會,這就是中國之前傳統的應試教育所導致的教學成果。兒童從小就養成奴隸性質,對以后的學習其它科目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兒童美術教育的目標和方法,以及觀念都要學習陳鶴琴先生所提倡的,鼓勵兒童大膽積極的探索,才是學習繪畫的王牌法則!
陳鶴琴先生曾經于1949年擔任南京大學師范學院的院長,對幼兒啟蒙教育的研究頗深,可以說中國各個城市的兒童學前教育的導師級人物,整個學前教育的理論核心體系都是由他一手建立的。理論時時刻刻謹記陳鶴琴先生的兒童美術教育的理論是非常必要的, 他將會帶領我們走進兒童美術教育模式的新征程,讓更多好的方法容納進中國的素質教育中去。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