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美術教育如今備受家長關注,但事實上很多家長都不是特別了解少兒美術,盲目跟風,于是它也逐漸演變成投資者謀取利益的項目。身為兒童美術教育的老師有必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中便包括:“家長,應該更多了解少兒美術教育,避免步入一些誤區”。既然提到了誤區,那么便來看看家長會步入哪些誤區吧:
誤區一:以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的繪畫作品
很多人對繪畫的要求便是“像”,相似度成為衡量一幅繪畫作品是否出色的重要標準,可是畫的像又有什么意義呢,這和打印機還有照相機又有什么區別呢,再像也不過是沒有感情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在成人看來是一副好作品,但實則卻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孩子也很難再有更高的突破。
誤區二:臨摹成年人的出色作品
不少畫家都有屬于自己的風格,很多家長便會習慣性的讓自己孩子按照某個畫家的風格練習繪畫,顯然這是在剝奪孩子作為單獨的個體,去展現自我和創造發揮的權利,家長要知道不是為了培養畫家才讓孩子進行少兒美術教育,而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以及美術素養,這些價值要比培養成一個畫家容易得多,有意義的多。
誤區三:過分強調繪畫技巧
有些家長自己本身不了解繪畫,但又希望孩子會畫,所以在看到孩子的畫不是那么好看時,便會指責孩子,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忽視了孩子自身對繪畫的需要和興趣。孩子還小,他們學習的兒童美術主要提升的并不是技法,而繪畫技法更多的是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本來便很簡單純粹,這才是屬于孩子自己本心的兒童繪畫。
誤區四:拒絕揠苗助長
剛學會走路便讓孩子跑是常見現象,剛開始接觸繪畫,有的家長便開始著急,為什么還不讓孩子學習素描、油畫等,當然可以理解家長這種希望子女成龍成鳳的迫切希望,但一口吃不成胖子,過早給孩子壓力無疑是揠苗助長,違背了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忽視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兒童美術教育便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成長,有針對性的完成每個階段的教育。
總而言之,上文說的幾個誤區便是兒童美術教育老師多年經驗總結的一個觀點。主要是讓家長知道,不應該理所當然的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和評價孩子的美術繪畫行為,知識是學無止境的,但想象力卻是有限的,家長不應該在孩子想象力豐比較富的時候抹殺掉它們,而是應該鼓勵引導,讓孩子在兒童繪畫的過程中得到全方面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