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演員林永健在個人社交平臺分享了一段兒子林大竣接受采訪的vlog,他還發文致謝:“感謝華表國際鋼琴公開賽給孩子的機會”。
這次林永健曬出的視頻里,林大竣不僅接受了采訪,而且還是全英文采訪,他全程對答如流,簡直太棒了!
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尤其是林永健這位父親,在養育孩子的路上,他愿意為孩子去反思、去改變,這便是孩子一生之幸。
當年《爸爸去哪兒3》中,他們是給觀眾留下感動最多的一對父子。林永健在開始的某些教育方式過于教條生硬。但是,隨著節目的錄制,他已然變的柔軟、細膩。大俊也更加的可愛,勇敢。林永健為了孩子的一路反思、成長、改變的這份精神,感動了無數網友。
開始的幾期,林永健對待林大竣不是訓斥、就是說教,不是把氣急敗壞的把孩子丟下說:“爸爸不管你了”讓孩子不知所措,要么就是脫口而出:“我是你爹。”
而那個時候的大竣,雖然可愛,卻稍微透著些怯怯的感覺,犯了錯誤不敢積極地面對,而是躲起來。
大竣這樣的反應,與父親的嚴厲的方式息息相關。因為林永健那個時候不但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還常常誤解孩子,比如大竣把QQ星裝進包里是想分給沒有的小朋友,而林永健卻想當然地以為孩子貪小便宜。
孩子不敢面對錯誤,恰恰是因為父母不能很好的接納孩子犯錯。
那個時候的爸爸不是把能量用來自我反思,而是把心思常常用來擔心孩子。
接受采訪的時候林永健坦言:總是擔心孩子哪件事做得不好了,哪句話說的不好了。值得我們尊敬的是,林永健是一位內心柔軟的父親,善于反思的父親。可是,不知道網友們發現沒:每次林永健明明哭了,卻硬把眼淚說成是汗?
林永健是70年生于山東,孔孟之鄉,從小成長的環境里,倫理教條就多;后來又有三年野戰兵的經歷,部隊里更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因此,林永健不愿意承認自己落淚,也不愿意展示自己柔軟的一面。
一個父親不能很好的面對自己的感受,自然也很難共情孩子的感受。
林永健從小接受的教育里面還有一點:“寧可自己委屈,也要照顧別人。”夏天媽媽跟他一組的時候,即便他自己也很累,但是他特別照顧夏天媽媽的感受,不斷地安慰“弟妹,你身體好點沒?你不用動,我來”。
可是當林永健的妻子坐下來的時候,卻忍不住的哭訴自己多年來的委屈。可見,林永健善良、擔當有責任感,照顧身邊其他朋友,卻常常忽視最親近的愛人、孩子。
在野象谷那一期,大竣清楚地表達了自己害怕,不想住帳篷。林永健決定住帳篷的初衷可以理解“諾一、夏天都害怕”,康康剛剛又經歷跟父親分別,心有余悸。
但是,他不能像劉燁、夏克力那樣為孩子爭取住樹屋,也不能耐心地安慰大竣,這應該也跟他寧可委屈自家孩子,也得成就別人的觀念有關。認為兒子跟自己受苦理所當然、無需解釋!
最后,他和爸爸一起跑起來。
結束之后,拿起水,第一時間遞給爸爸,說:“爸爸,你先喝,你最累了”。
父子倆走得最后一圈里,大竣知道爸爸是唯一一個被罰的,怕爸爸心里不舒服,還特意若無其事地安慰爸爸:“我挺喜歡跑步的,我在幼兒園都練過跑步,跑就跑嘛。”
林永健在鏡頭前坦言:“真的是被孩子感動了,說心里話,在前幾期我一直把他當成孩子,把我的思想強加于他身上,通過錄完這幾期,我真的是很放心,我也從他身上學到好多。”
在父親和孩子腹部都掛一個蛋感受懷孕的辛苦的時候,大竣的蛋不小心碎了。大竣不再像以前一樣逃避,不敢面對,而是主動找編導要電話,打給爸爸。爸爸也是寬容地說:“沒關系,沒蛋就沒蛋了。”
父母的寬容才是孩子敢于面對錯誤的基礎,父母的接納便是孩子敢于承認的勇氣。
媽媽來的這一期,大竣躲在樹后不想讓媽媽發現,林永健沒有像以前埋怨孩子,而是理解到了孩子的心理,耐心地與孩子核實感受,還找到了大竣閃光的一面,先表揚大竣。
林大竣這段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尊重了孩子,也考慮到了妻子的感受。進步非同小可,其實,大竣躲避媽媽,何嘗不是對父親單獨相處的一份珍惜呢?
本來怕臟的大竣,是不愿意碰這些臟衣服的,但是聽到嬤嬤說:“不洗衣服不能吃飯”開始干勁十足,爸爸欣慰的觀察兒子的時候,他還趕緊監督爸爸說:“你快點洗。”
晚上睡覺之前,林永建問兒子:你從北京出發到這,咱們坐公交、坐地鐵還穿得破破爛爛的時候,你開不開心。
大竣說:也開心呀。跟爸爸在一起,我干什么都開心呀。什么時候都要和爸爸在一起,演乞丐,演皇后都要和爸爸在一起。
每個孩子都是降落人間的天使。
或許是孩子的天真無邪,善良純真的愛感動著父親,父親變得軟弱細膩了許多,寬容了許多。
孩子的成長其實無需父母過多的說教、訓斥,而是需要父母理解、接納、共情;孩子的懂事和孝順也不是要求出來的,而是對父母愛的最真誠最質樸的回饋。
做家長的改變了,孩子的改變會不知不覺中發生。說來說去,教育是家長的自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