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美育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送孩子去進行藝術教育,比如,學舞蹈,音樂,美術。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極好的事。但是,大家對于藝術教育的理解,可能還存在著一些偏差。
比如美術,在大家普遍的認知里,兒童學習美術的好處,不外乎提升兒童的審美能力,讓兒童學會顏色的運用,掌握繪畫技法,以及促進兒童手、眼、腦等的發展,但實際上,兒童學習美術的好處遠不止于此。
從斯瑪特兒童美術的教育模式來看,美術教育分為百科教育、美德教育、藝術教育、陪伴教育和戶外教育五大環節。
百科教育和藝術教育是“藝術+百科”的課程形式,我們將科學、地理、自然、動物、歷史、文化等人類文明所涉及的幾乎所有百科知識都融入到藝術中。
這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藝術可以將所有的百科知識可視化,豐富兒童的藝術感知。而感知越豐富,兒童的藝術表達和創作就越豐富。他們會將百科知識通過藝術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人類文明的精華和精髓都在藝術中得到延續。
由此可見,通過美術教育,兒童學到的就不僅是繪畫,還有人類文明的百科知識。
除此之外,斯瑪特兒童美術的美德教育、陪伴教育和戶外教育,則是中國家庭最需要的部分,也是對百科教育和藝術教育的補充。
在斯瑪特看來,藝術是一種載體,美術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讓兒童掌握一門技術,而是塑造其內在靈魂。
因為只有當兒童的靈魂足夠豐滿的時候,他才能盡情地擁抱藝術,通過藝術來展現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我們每一堂課的第一個環節,都是美德分享,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不同的形式分享美德。比如,向父母表達愛,讓孩子感受這樣做的喜悅,從而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善的種子,讓他們學會通過這種方式來愉悅自己,排解負面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在成長的路上,我們需要陪伴與愛,也需要融入到集體當中。
在陪伴教育中,我們倡導父母放下手機,全身心地和孩子一起投入藝術創作的世界,一起探索未知,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
在戶外教育中,我們帶著孩子們去親近自然,去探索自然,去感受自然,孩子們收獲的不僅有美術知識,還有大自然中的知識和力量,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以及更廣闊的視野。
我們的美術教育,始于美,但不止于美。
通過我們的美術教育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孩子們身體和智力上的發展,還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機會與空間,讓他們親身去感受、去發現、去經歷,使其靈魂逐漸豐盈起來。
我們相信,美好和愛終將在孩子們的心里長成參天大樹,讓他們擁有燦若驕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