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希望孩子能夠有某方面的才藝,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陶冶情操。
但是說起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提升藝術修養這件事,到底選擇什么好呢?
其實,答案就藏這兩句話里。
畢加索曾說:“我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也曾說:“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
足見,畫畫是提升孩子藝術修養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01、畫畫,能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
畫畫,是除了語言和文字之外,一個能夠讓孩子抒發自己內心情感的出口。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還沒有學會通過文字表達自己時,是可以通過繪畫來表達的。
斯瑪特認為,在這個世界上,畫畫這件事情,應該是最最自由的,因為孩子可以去做他想做的一切,去設計、去構想。
孩子在繪畫的時候,他是不受任何束縛的,他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把自己內心的情緒,想法都融入畫中。
02、畫畫,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
相比其他藝術而言,繪畫沒有特別清晰的評判標準,所以孩子不會產生太強的挫敗感。
在繪畫的過程中,當孩子把自己心里想到的事物呈現在紙上時,孩子的內心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無論孩子畫得如何,父母最好都不要去評判孩子畫作的好壞,只要在旁鼓勵孩子即可。
這樣可以讓孩子保持繪畫的積極性,讓他可以堅持下去,并從中獲得自信。
03、畫畫,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
美,無處不在,但發現美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
孩子在學畫畫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用自己的視角觀察身邊的事物,觀察這個世界,并融入到自己的畫作中去。
會畫畫的人和不會畫畫的人,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不太一樣的。
會畫畫的人,會更加注意一個東西的細節、質感。更懂得欣賞美。
04、畫畫,能鍛煉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孩子的童年時代,在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上,沒有任何一種活動能與畫畫相比。
孩子在畫畫的時候,需要構思畫面,給畫面塑造構型,給畫面涂色。
這整個過程,都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獨立完成。
而這恰好就鍛煉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05、畫畫,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熏陶而來的,是日積月累而形成的,不是花錢就可以買來的,更不是短期就能夠學來的。
想提升孩子的審美品位,就要從小抓起。
一個從小就喜歡藝術、喜歡繪畫的孩子,和一個從小只知道看電視、玩游戲的孩子,在長大后的氣質上的區別,一定是非常大的。
06、畫畫,可以打通孩子的通感
在斯瑪特,我們經常會帶著孩子嘗塊兒糖,讓他們描述甜的味道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并通過圖形來表達。
斯瑪特認為,當一個人的通感被打通的時候,他的心理問題就會少很多。
因為他可以通過不同的通感來表達,抒發自己的悲傷或喜悅。
因此,喜歡藝術或者追求藝術的孩子,長大后的內心往往是滿足的。
當一個人的內心充滿了美好,充滿愛的時候,他不僅能夠治愈自己,還能感染身邊的人。
所以,讓孩子學畫畫,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掌握繪畫的技能,而是讓他擁有更健全的人格,讓他的靈魂得到滿足。
您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