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創意美術宣傳的很是廣泛,許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給孩子報了各式各樣的業余班,美術也在其中之一,但是很多家長都會碰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孩子剛開始很喜歡,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是新鮮勁兒過不了幾天,就不想去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怎么辦?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這種問題呢?下次就讓
美術培訓學校加盟的老師為大家支招:
支招1:不要使用糖衣炮彈
有的家長在總會使出糖衣炮彈,引誘些立志不堅定的“革命同志”,一次兩次可能管用,時間長了,孩子的愿望會越來越高,到最后家長可能就滿足不了。甚至久而久之,這種放縱的溺愛,容易使孩子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眼高手低,最后吃虧還是孩子自己。
支招2:安撫孩子情緒,切勿打罵
當孩子小時候不想去上課,總會表現出各種消極情緒,此時家長要做的是安撫好孩子。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發泄自己的不滿,從這些不滿當中,發現他們不想去培訓班的原因。
有的農村的家長,總會對孩子使出一頓惡揍,然后痛斥:“用血汗錢供你讀書上學”等云云。但這并不能解決問題,孩子不懂這些話,“血汗錢”這么抽象的概念,孩子們也理解不了。相反,會使得孩子與家長之間隔閡越來越深。
支招3:告誡孩子已長大,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因而對于新事物很感興趣,但往往堅持不了幾分熱度。所以有經驗的家長都會在報名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做出一個小小的承諾,如果他選擇學音樂學美術的話,那么他就要堅持下去,學會去承擔責任。
支招4:若孩子執意不去,挖掘深層次原因
當一個孩子喊出自己不想上學了,對于家長來說,此時要保持警惕,千萬不要認為這只是小孩的抱怨,可能小孩想得到家長的關注,可能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也有可能是對課程不感興趣等。家長在弄清楚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之后,要根據這些原因,一一為孩子出謀劃策解決這些問題,教會他如何應對這些情況。
小結:
在我們家庭教育當中,我們最大的失誤就是用我們自己的思想來限制孩子,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在這里,我要告訴天底下所有的父母,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把孩子當“孩子”尊重他們的想法,學會和孩子深層溝通,學會理解包容孩子,這才是我們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