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們:
好的美術教育,是從正確地“看”孩子的畫開始的。上周我們已經談及這個話題,但并未詳細展開,本周斯瑪特老師來專門談談這個重要的話題。
如何去看孩子的畫?是一件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事情。它最需要的不是多么專業的美術知識,而是調整看畫時的目標和心態。因為很多教育的失敗,都可以歸結為目標與心態的失敗。目標不清楚,就會事倍功半;心態不正確,只能適得其反。
關于如何欣賞一幅畫,一本書中這樣寫道:“學習觀看一幅繪畫,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愿意完全相信我們自己的眼睛。”
但是在“看”孩子的作品時,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教育,不能只把孩子的作品當作一幅名畫去欣賞。除了要“用眼”之外,更多的是“用心”。要了解許多其他的東西——比如孩子的繪畫發展階段,以及溝通、贊美和鼓勵,等等。
接下來我將用稍長一點的篇幅,向家長們介紹一下孩子的繪畫發展階段。了解這些知識之后,家長就能知道每個年齡段孩子的繪畫特點以及孩子作品的“看點”,避免教育的盲目性。
根據羅恩菲德的美術教育理論,孩子從2歲到12歲,他的繪畫能力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2~4歲是孩子的“涂鴉期”,孩子會在紙上“隨意地”涂畫。這種“隨意性”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受制于他們肢體的發展程度,他們柔弱的小手還無法很好地控制繪畫工具,無法很好地表現自己的意圖。
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無法很好地表現出來而已。涂鴉期的繪畫會讓孩子獲得一種自我表達的滿足感,這對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這個階段對應于斯瑪特課程體系的“自我認識—感知期”。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孩子建立對自我的認知,滿足他們表達自我的需要。家長在看這一階段孩子的畫時,可以透過作品觀察孩子肌肉協調能力的發展,通過線條由簡單到復雜、由雜亂到規律的變化,來了解孩子繪畫能力的進步。
4~7歲是孩子的“樣式化前階段”。在之前的涂鴉期,孩子逐漸萌生了一定的創作意圖,但是在他的創作意圖與作品之間,還隔著“實現”的“鴻溝”:一是色彩能力的制約,二是造型能力的制約。這些能力在這個年齡段開始逐漸發展。
這個階段對應于斯瑪特課程體系的“知覺成長—色彩敏感初期”和“思維養育—色彩敏感期”。一般情況下,孩子色彩能力的發展要先于造型能力的發展。家長在看這個階段孩子的畫時,可以適當“放松”對孩子造型方面的要求,不必過分要求孩子的圖畫“比例合理”,更多關注孩子在色彩方面的表現。
7~9歲是孩子的“樣式化階段”,兒童的形體概念逐漸形成,具備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對人物、空間等形體建立了基本的認識。
這個階段對應于斯瑪特課程體系的“美感培養—造型意識初期”。在這個階段,孩子逐漸理解到人與事物之間的關系。比如之前他畫樹的時候,只是考慮單獨的一棵樹,現在他知道樹應該長在地上,人也在地上,建筑也在地上,他眼睛可以看到的許多事物,都在地上——這時他開始理解到繪畫中“基底線”(類似地平線)的作用。家長在看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畫時,可以引導孩子注意畫面中各個部分之間的空間關系,使畫面的布局更加合理、和諧。
9~12歲是孩子的“理智創作階段”。經過以上幾個階段的練習和成長,孩子開始進入較為成熟的創作階段。
這個階段對應于斯瑪特課程體系的“表達與表現—造型期”。在這個階段中,孩子有了比較明顯的自我意識,造型方面的表現更加成熟,畫中出現了更多的細節。家長在看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畫時,可以引導孩子進行一些較高難度的練習,比如通過縮小遠方的物體,來制造一種逼真的三維空間感,或引導他們畫出物體更精確的體積和比例,等等。
以上是孩子審美能力發展的幾個階段。當然,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各不相同,會有一定的差異,但大體是有規律可循的。孩子大體遵循著“涂鴉→色彩→造型”的發展順序。列出它們的目的是提醒家長注意到孩子發展的“階段性”,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并保持很重要的耐心,避免“揠苗助長”現象的發生。
如何“看”孩子的畫?還有一個互相比較的問題。有的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與別人孩子的作品相比,顯得“有些low”,就會很著急。這種態度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使他背負不該有的壓力。
每個孩子的“花期”都不一樣,根據孩子一時的表現來推斷孩子是否有天賦、將來是否有成就是很有問題的。而且我們也不應該這么早就讓孩子的繪畫摻雜這么多功利性的考慮。我們要讓孩子為了快樂而畫畫,而不是為了表現更好而畫畫。
當孩子“表現不佳”時,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引導他補上自己的“短板”,鼓勵他畫出自己最好的畫,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夸獎別的孩子的畫。
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讓孩子畫出一幅多么完美的作品,而是通過美術讓孩子獲得更健全的發展,讓他感受到藝術的樂趣,讓他未來的人生更豐富多彩。
另一個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孩子的畫只是他創作活動的“冰山一角”。孩子在創作時有許多想法和感受,與作品相比,這些“海面下的部分”更有教育價值。
家長應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多詢問他創作時的想法和感受,多給予正面的鼓勵和引導。即使是一個涂鴉期的孩子,他的想法也會豐富得讓你吃驚——只要你愿意讓他開口說。在孩子介紹自己作品的時候,他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如何去“看”孩子的畫?總而言之,就是用一顆教育的心去“看”孩子的作品。這顆心知道應將孩子引向何處,知道孩子到了哪里;這顆心充滿了愛、欣賞和鼓勵,不要求孩子盡善盡美,只期望他成為最精彩的自己。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