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巧教育轉向能力教育:斯瑪特少兒美術加盟的專家指出:將一種技能當成美術教育的全部,而無視鑒賞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是目前兒童美術教育中不利于兒童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的錯誤教學方法。
在兒童美術教育里,斯瑪特兒童美術中心認為,繪畫技能只是一種方法,而并非目的。美國教育學家羅恩菲德說得好:“藝術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變的更富有創(chuàng)造力,而不管這種創(chuàng)造力將施用于何處。
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chuàng)造力,并將之應用于生活和職業(yè),那么藝術教育的目的就已達到”。
【斯瑪特兒童美術教育的理念】
兒童時期的美術技巧訓練要根據兒童的自身特點而定,從幼兒到兒童到少年,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要根據這一階段性的特點研究教學課題,三至五歲的低幼兒期(也稱涂鴉期)一般不接受技巧訓練,應保護幼兒的自由發(fā)揮狀態(tài),把繪畫當成游戲,看作他們的第二語言,教師稍加引導,把故事、游戲貫穿其中,寓教于樂,讓孩子把繪畫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當成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養(yǎng)成習慣,這樣就在玩中學的氛圍中,訓練了形象思維能力。
五至八歲的幼兒期,是想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大好時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象力豐富,奇特的、怪誕的、夢幻的、不和常理的想法如天馬行空、任意馳騁,針對這一特點,要多加引導不能枉駕干涉,要有一顆童心去看待孩子的想法,在兒童的想象世界里不真實的是真實的,不合理的是合理的。
斯瑪特兒童美術老師建議,這個時期要重點挖掘孩子的想象空間,豐富他的思維素材,讓孩子多看、多思、多畫,接觸面要廣,不要在一個題材和技法上反復訓練,應重視個性培養(yǎng),給孩子大膽輕松的自我表現空間,營造一個自由發(fā)揮的良好氛圍。要拋棄千篇一律的模仿教學,鼓勵孩子的作品有童趣、有意趣、有個性,教師要善于發(fā)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因材施教,讓獨特的個性魅力放出光彩。
八至十二歲兒童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孩子身上各方面潛在的能力都已顯現出來,要抓住這一重要時期,重點培養(yǎng)其觀察、記憶、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這一時期的孩子有一定的任知水平,對成熟的技巧、唯美的畫面有不同程度的向往,也會受到成人審美標準的影響,會因為自己畫的不像而缺乏自信,從而對美術失去興趣。
由此會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技巧訓練的非常成熟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受單一的技巧模仿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由于過早地模仿重復一種技法的訓練而失去了孩子可貴的天真、拙樸的美,而往往因為真實地模仿某些名家的作品而被當成“小天才”亂捧,這不是培養(yǎng)“天才”而是扼殺,可怕的是孩子的思維空間里缺乏了創(chuàng)新精神,就象張仃先生所言:“讓孩子模仿抄襲成人的畫,把孩子變成小齊白石、小徐悲鴻,就像小孩子穿上長袍馬褂一樣滑稽可笑。”
另一種是不能適應模仿教學的孩子,被認為是沒有繪畫天賦而打入冷宮,從此遠離美術教育。這兩種現象的產生均是因為陳舊的、錯誤的教學方法造成的可怕后果,因此建立一套先進科學的兒童美術教育理論體系尤為重要,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鑒賞能力已迫在眉睫。
斯瑪特兒童美術加盟小編認為,教師在評價孩子的作品時不能用一個標準、一種模式簡單的定義“正確”還是“錯誤”,而應以上所述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要求和相應的特點,來分析判斷是否表達出了天真爛漫的童趣、自由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個性創(chuàng)造。讓每一個不同性格、不同素質的孩子都得到鍛煉,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從而提高學習興趣,自覺地接受美術教育帶給他們受益終生的能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技巧教育與能力教育的關系,讓技法服務于能力培養(yǎng),在思維創(chuàng)造中教授技法,在訓練造型能力的同時鍛煉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才能不背離美術教育的宗旨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孩子成為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