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時期的教育,從關注學科向關注人轉變,從傳授知識技能,向促進兒童全面發展轉變。在此背景下的藝術教育,也應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宗旨,把兒童作為教育的中心,而將藝術技能和知識的傳授當作素質教育的輔助手段。
對兒童來說,他們正處在自我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從小形成的健全人格,對人的一生都會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而自我人格建立在對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個性特質的接納和認可之上,只有通過不斷真實地表達自我,才能不斷地認識自我、建立自我、提升自我,讓對自己的生命認知更完整。也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人才能夠享受到做自己的快樂,并為自信、樂觀、同理心等良好品格打下基礎。
藝術教育承擔著
讓兒童學會“真實表達”的重要使命
心理學將自我劃分為現實自我和真實自我兩個方面,對真實自我的認識越多,人所獲得的進步就越大;對真實自我表達得越充分,人所獲得的幸福感就越強。
對于中國的教育來說,長期以來都是以“雙基”教育為主,側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在教育的方式上,偏重于理性的方式,重視那些可量化考核的內容,傾向于樹立模范和榜樣。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學生的真實自我——每個人感性的、個性的、獨特的那部分就被忽視了。
相對于理性的知識而言,藝術是人抒發自我情感和想法的重要方式,因此藝術教育自然而然地承擔著教育孩子“真實表達”的重要使命。
羅恩菲德曾在其著作中提到了一個有關家庭藝術教育的例子。
有一對兄妹,妹妹很有繪畫天賦,哥哥則十分平凡。由于妹妹畫得很好,得到了父母的稱贊,哥哥就開始模仿妹妹的繪畫表現方式,希望可以博得父母的關注。但是這種類似抄襲的表現方式,讓男孩覺得是在用自己不了解的語言去說話,過著沒有自我的生活。這種日子終于使男孩不堪忍受,他開始哭泣,變得沉默寡言。在羅恩菲德的鼓勵和幫助下,男孩最后再度恢復了自己的表現方式,建立了創作自信,重新變得快樂起來。
教育兒童學會“真實表達”,培養的是兒童對自己情感和想法的接納態度,以及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暢快感,這些正是兒童自信和快樂的源泉,健全人格的基礎。
除此之外,教育兒童學會“真實表達”,對于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以及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來說,也有根本的意義。
我是一名藝術教育者,本身也是學習美術專業的。我曾經遇到過很多“興趣消失”“才華消失”的例子。有的孩子一開始學美術的時候,興致很高,作品也能得到家長的稱贊,孩子覺得很有成就感,但是畫了一段時間興趣就消失了。也有一些美術專業的學生,開始的專業成績很好,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慢慢就會遇到學習的瓶頸,才華和熱情也慢慢消失了。很多藝術專業的學生,一直到了大學本科、碩士的時候,才開始努力尋找自己的藝術表現之路,而之前他們所學的技能和知識反而成為表達“真實自我”的障礙。
如果兒童從小就開始學習用藝術來表達自我,那么他們其中很多人可能很早就開始探尋自己的藝術風格,嶄露頭角。即使稟賦不在藝術,通過真實表達的藝術教育,也可以抒懷解憂,養成快樂灑脫的個性,健全的人格,而這正是藝術教育對兒童所擔負的責任。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