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賚特旗,位于興安盟東北邊緣,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東、南與黑龍江省龍江縣、泰來縣和吉林省鎮來縣交界,西南與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鄰,北與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毗連,總面積11155平方公里,全旗常住人口31.18萬。
多山地和丘陵,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植物86科,315屬,547種。扎賚特旗榮獲“全國糧食先進生產縣”的稱號。
內蒙古扎賚特旗位于大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因其優質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適宜水稻種植,且米粒外觀整齊、整精米率高、米質清亮、口感柔軟,被譽為“塞外糧倉”“綠色凈土”“金稻之鄉”。
好力保鎮位于扎賚特旗東南部,是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核心區。近年來,好力保鎮聚焦鄉村優秀文化開發和利用,立足“純凈稻米之源”精神,打造了“好粒寶”專屬IP形象,增強傳統鄉村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時,也通過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讓稻田小鎮成為“網紅打卡點”。
一趟行走的勞動教育思政課研學背景
本次研學活動是在豐臺政府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下隆重推出的,作為京蒙協作的標志性項目,它不僅是一次教育文化交流之旅,更是學生們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培養能力的絕佳機會。該項目旨在通過深入扎賚特旗的實地研學,同時助力扎賚特旗的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孩子們將作為“京蒙協作小使者”代表豐臺共同促進兩地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研學意義
一、農業知識與勞動教育
通過親身參與稻田的種植與管理,學生可以學習到實際的農業知識,同時體會到勞動的辛勤與價值,培養勞動習慣和尊重勞動的態度。
二、自然與文化雙重研學體驗
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豐富的自然生態,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蘊提供了深入了解歷史、文化和傳統的機會,實現自然與文化的雙重研學體驗。
三、實踐性與創新性結合
通過實地考察、動手實踐等方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發揮創新精神,提出新的觀點和想法。
研學特色
為學生們提供高質量的探究性和體驗性學習,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自然風貌和現代農業發展。研學特色包含深度了解水稻文化、農耕文化、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的實地調研、對草原牛羊的生態考察、深入研究自然保護等。學生將有機會親身參與這些實踐活動,親自體驗動手插秧,深入了解自然與環境保護、節約糧食的重要性。此外,通過神山徒步、探索金長城、民族文化體驗等活動,學生將沉浸在豐富的文化氛圍中,進一步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和尊重。
構建跨學科思維方式
在研學活動中,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活動的深度參與,不僅學習到農耕知識,還能運用數學、科學等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科思維。
拓展教材知識點在場景中呈現
將農耕文明與現代教育相結合,深入了解和傳承中國悠久的農耕文化;將自然生態環境轉化為生態環境教育課堂,加深對生態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理念。
重師資保障打造課程專業性與趣味性
生態教育專家 + 斯瑪特骨干老師 +當地實踐講師三方聯合教研,豐富的教具及活動保證學習效果。
深度學習農耕文化
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農耕文化,從歷史、文化、社會等多個角度全面認識農耕文化,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歷史觀念。
研學課堂
確定研學課題:一趟行走的勞動教育思政課
參與活動 考察記錄
1.水稻生長周期與生態環境研究
課題內容:研究水稻從播種到收獲的完整生長周期,觀察不同生長階段的特點;分析稻田生態系統中水稻與其他生物(如昆蟲、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了解生態平衡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研學目標:培養學生對植物生長周期的認識,增強生態環保意識,理解生物多樣性對農業的重要性。
2.生態與糧食安全研究
課題內容:探究好力保稻田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對保障當地及區域糧食安全的影響。
分析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土壤健康等因素與糧食產量、質量的關聯。
撰寫研學報告研學成果展示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結合課題內容和研學資料,撰寫研學報告。報告應包括研究背景、實地考察記錄、研學活動總結、研究成果等部分。
同學們進行研學報告匯報,展示研學成果,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分享。
老師對同學們的研學成果進行總結評價,鼓勵同學們繼續深化對農耕文化、水稻田文化的研究和學習。
服務說明
1)配備專業的研學導師 ,全程指導學生開展研學教育活動。
2)設計各類具有豐富內涵的體驗教育活動。
3)為學生配發特制的研學手冊(專屬定制)。
課程特色
營地搭建游戲
在開森營地,學習如何自己手動搭建帳篷,設計自己的營地內容。
1919時光列車
乘坐粉色時光列車,拂過風、聽著歌,穿越百年稻夢空間,尋找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插秧小課堂
“插秧小課堂”是一種結合了農耕實踐與教育活動的特色課堂。在插秧小課堂中,會安排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作為指導老師,向孩子們介紹水稻的生長知識,展示正確的插秧方法,并引導孩子們親自動手進行插秧實踐。
稻草藝術工作坊
讓同學們體驗制作稻草人和稻米畫的全過程,了解稻米的文化背景,感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并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農業智慧園區
參觀農業智慧園區,進行“稻谷全產業鏈探索”,在專家教授指導下近距離參觀實驗室。
大米生產車間
了解現代化稻米機械加工生產全流程,近距離參觀生產設備,感受稻倉存儲。
小小環保志愿者、野外生存體驗、篝火晚會
研學手冊
日程安排
優勢和保障
車輛安全
選擇資質齊全的車隊,安排車況良好的車輛和素質高、經驗豐富的專業司機,導師配合協助和監督司機做好安全工 作。做好應急事故處理方法。
食宿安全
當地食品安全局監管,選擇干凈衛生、資質齊全、規模較大的餐廳。選擇資質齊全、各項條件符合研學團隊要求的營地,做好各銜接點安排。
活動安全
行前線路嚴格篩選、行中活動規劃化管理、各場地應急預案完善籌備。
人身安全
隨團配備急救箱和隨隊醫生,全程警車跟隊,提前了解景區附近醫院資源。提前為同學們購買保險。
住宿標準
專屬研學營地,集中管理,所有設備設施均按高星級酒店設計配置。
專業背景
教師團隊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專業背景的教師組成,包括各領域的專家。
教學經驗
教師團隊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育理念
教師團隊秉承先進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團隊合作、溝通能力、創新思維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意事項
行前準備
攜帶好個人身份證件、學生證等相關證件,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天氣預報,提前準備好適合的衣物和登山鞋子,注意防曬、防蚊等措施。
準備好個人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洗漱用品、水杯、雨傘、帽子等。
如有特殊飲食習慣或健康需求,請提前告知帶隊老師,以便我們做好相應的安排。
行程安排
請嚴格遵守行程安排,按時集合、出發,不得擅自離隊或改變行程。
在景區內,請跟隨帶隊老師的指引,不要隨意攀爬、觸摸稻谷等農作物,以免破壞景區環境。
在研學活動中,請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認真聽講、記錄,與同伴們積極交流心得。
安全與紀律
注意人身安全,不在景區內奔跑、打鬧,不私自接近水源等危險區域。
遵守景區規定,不隨意丟棄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與當地居民友好相處,不做有損學校形象的行為。
如遇到緊急情況或需要幫助,請及時與帶隊老師聯系,老師會盡快為同學們提供幫助。
提示:以上行程時間表僅供您參考,有可能會因為境外期間特殊情況予以前后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