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往往是具有獨特性的,但連鎖加盟會更擅長標準化,斯瑪特教育是如何平衡這兩方面的?以及最近人工智能技術大火,未來您是否考慮將其應用于教學,主要在哪方面?
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
1. 建立完備的教師準則。明確列舉教師在課堂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遇到問題時,不知不會的一定要如實告知,并且協助提問者尋找其他回應者。每隔一段時間對教師進行教學考核,保證其嚴格按照總部標準執行。所謂的教師行為準則并不是獎懲制度,它是一種暗示,一種提醒,一種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知與行約定。
2. 打造生成式的課堂。對于兒童美術的教學及課程內容我們不做任何設限,孩子的創作是由老師的陪伴、啟發、引導和幫助生成的,是每一個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我們課程和教學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保護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3. 專家錄制課程導入。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為孩子進行課程話題導入,告訴孩子們每節課的主題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讓孩子們的藝術創作不僅是畫面上的探索,更多的是在信息世界里遨游,從而促進更多精彩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萌芽。
4. 為一線教師配備問答過程引導PPT。在教育的過程中,問問題比找答案更關鍵。教師如何抽絲剝繭、深入淺出,我們將眾多優秀的課堂互動問答經驗總結共享給每一位斯瑪特老師。
5. 定期組織全國范圍內的線上、線下培訓。保證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理念和教學水平的把控,并且保證教學課案每季度100%更新。通過“思維集市”打造一個關于課程與課堂的思維與方法的集合地。
6. 人工智能的應用勢在必行。人工智能可以進行大量的信息捕捉,重復繁瑣的數據工作,但是它沒有思考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當我們可以通過AI快速且準確的獲取到很多信息時,信息整合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信息的整合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共情能力,是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這也是我們應當通過藝術教育傳遞給孩子們的重要能力。對于斯瑪特來說,AI可能涉及到的工作范圍將會是一些信息化的收集與管理,標準化的輸出與執行監督管理,但課程研發、教學與教師永遠不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們成為“學習機器”,而是讓孩子們在陪伴中,在有溫度的課堂中,尋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成為完整的自己。就比如,我們的品牌理念是“用父親的心做教育”,AI可以執行基礎的教育工作,但永遠代替不了“父親”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