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男生照顧癱瘓同學10年將共戰高考#話題沖上熱搜
小學、初中、高中。湖南瀏陽五中高三學生彭鑫十年如一日,照顧著因脊柱炎癱瘓的同學歐陽闖。
熱搜背后,是彭鑫的心愿: “我們想考進同一所大學,有我在,一定能照顧好他。”彭鑫相信,這份同窗情不會只有十年。
本期美德關鍵詞——友誼
推著輪椅的男孩叫彭鑫,坐在輪椅上的,是他同窗十年的同學歐陽闖
10年間,彭鑫成了歐陽闖的腿,上課、吃飯、就寢……
他推著他走過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寒來暑往,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如今一同備戰高考
01、他成為黑暗里的“一道光”
輪椅上的人生是不幸的,不幸的歐陽闖卻有幸遇上了彭鑫。
2012年,讀四年級的歐陽闖意外摔倒損傷了脊髓神經,造成下半身癱瘓,休學大半年后,歐陽闖返校重讀四年級,和彭鑫成為了同學。那時的歐陽闖意志消沉,下課了經常一個人呆坐在教室里。比歐陽闖小一歲的彭鑫主動走進了他的世界,決定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
“他行動不便,悶悶不樂,我就是想幫幫他。”彭鑫回憶起十年前的初衷說。他從小事做起,午餐時,從食堂打好飯給歐陽闖送過去;下課后,彭鑫主動來找歐陽闖說話。知道歐陽闖喜歡下象棋,彭鑫就買來棋陪他下……慢慢地,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彭鑫也成了歐陽闖的“腿”,歐陽闖要去哪里,彭鑫就推著他走。
一年又一年,小學,初中,再到高中,童年的小伙伴逐漸長大,彭鑫對歐陽闖的照料始終如一:早上推著歐陽闖上早自習,晚上送歐陽闖回宿舍,就餐時幫歐陽闖打好飯送至教室,待他吃完后又把碗筷送回食堂清洗……
“他是我的同學,我的好朋友、好兄弟,這些事成為了我的習慣。”彭鑫告訴記者,“這十年我也收獲了寶貴的友誼。”有一次,彭鑫打籃球不小心腿受傷了,歐陽闖就叫旁邊同學來給我送藥。”當時彭鑫十分感動,更堅定了一直照顧好朋友的決心。
02、彼此關心,遇事先為對方考慮
“他就像我的兄弟一樣,多虧了他,自己才從最初的悲傷和消沉中振作起來。”對于十年如一日照顧自己的彭鑫,歐陽闖覺得他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和家人。“周末時他也常去我家陪我,我父母很感激他。”
除了歐陽闖的家人,這十年來,彭鑫是陪伴他最多的人。學校一位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彭鑫在照顧歐陽闖,歐陽闖也發自內心地關心彭鑫。
彭鑫個子高,身體素質好,在校運會上得過跳高第二名的成績。高二時,學校老師勸他做一名體育特長生,這樣可以更好地考上好大學。“體育特長生每天什么時候參加訓練?”彭鑫當時問老師。當他得知訓練時間固定在每天傍晚時,彭鑫婉拒了。“為什么,難道你不想考大學嗎?”老師很不解,追問下,彭鑫道出了原因,因為那個時間點他要推著歐陽闖去吃飯、回宿舍、洗澡等。
歐陽闖得知情況后,趕緊找到彭鑫,讓他不要放棄成為體育特長生的機會。“你早上和中午照顧就行了,你訓練時我可以讓別人幫助我。”在歐陽闖的勸說下,彭鑫才同意成為一名體育特長生。
“他們都優先為對方考慮。”學校一名體育老師告訴記者。
03、愛心傳遞,班上成立“幫幫團”
三年前,兩位童年小伙伴同時考上了瀏陽市第五中學,為了給歐陽闖提供方便,學校做了不少努力。特意將歐陽闖和彭鑫安排在一個班,寢室和教室都安排在1樓。
學校黨組織還采取了聯班聯生幫扶措施,安排了一位黨員老師主動對接幫肋彭鑫和歐陽闖。“不僅在生活和學習上對歐陽闖進行幫助,還常常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如今,18歲的彭鑫和19歲的歐陽闖都是高三384班的學生,進入了緊張的高三沖刺階段。盡管學習任務緊,但彭鑫對歐陽闖的照看卻一如既往。“彭鑫一直很陽光,在他的影響下,歐陽闖的心態很好,現在也很陽光。”
今年三月,瀏陽市五中各班開展了學雷鋒主題班會活動,校團委號召全校同學都來學習彭鑫那種那種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的精神。受彭鑫事跡的影響,班上許多同學加入到了幫助歐陽闖同學隊伍中來,成立了幫幫團。
“知道歐陽闖為了少去上廁所,少麻煩我,特意不喝水,我特別難受,好在大家都來幫忙了。”彭鑫告訴記者,因為他一人抬著歐陽闖去廁所確實困難,班上其他男同學主動提出,幫忙搭把手。
“大家擔心歐陽闖不好意思,每次下課他桌邊就會圍著一堆男孩,詢問要不要一起上廁所,要不要一起出教室外轉轉。”彭鑫說,溫暖友愛的環境讓歐陽闖愈加開朗,同學們之間的友誼也更加深厚。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校園里,兩個少年的身影,成為一道暖心的風景線。
十年的春夏冬秋,他始終奉獻著自己的熱情和溫暖,這是一個少年的堅持,也是他對友誼的堅守。
他用一己的微薄之力,為行動不便的同學插上飛翔的翅膀,掃除了求學路上的重重阻礙,也帶動了身邊更多同學的加入。
可以說美德觀念的塑造是我們步入社會所需要習得的人生第一課。斯瑪特非常重視孩子美德的培養。走進斯瑪特的校區,第一眼就能看到一個美德墻,上面有“尊重、規則、包容、原諒、愛……”等關鍵詞,這就是我們的美德教育,也是我們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斯瑪特的每堂課第一個環節都是一個美德分享,老師會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用不同的形式去分享美德,讓孩子能夠更好的理解,同時體會到遵從美德能帶來的愉悅感,在小小的心靈中種下溫暖的感受,把美德裝在心里,由心生發出美好。
斯瑪特是以藝術為載體,對孩子進行美德塑造;同時,也是以美德的塑造,來提升孩子的美學素養。一年52周,選取包括勇敢、善良、自信、節制、包容、尊重、關心等在內的52種美德,每周訓練一種美德,我們相信,這些美德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最堅實的基礎,也能讓他們的藝術才能得到最好的滋養。
召集令
斯瑪特招募“愛心傳遞大使”,在今后為愛代言,將勤儉節約、堅持、合作等美德一直延續下去,你愿意成為其中之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