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碎碎念|考場失利,“醫場”滿分!
編輯:斯瑪特兒童美術??來源:??:2022-03-29 10:26:33
本期美德關鍵詞——責任感
這兩天,研究生考試成績出爐,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兒科醫生劉旸,遺憾地與自己心儀的高校“失之交臂”。但對于兩個月前考場上的救人舉動。
2月27日,這位30歲的兒科醫生,對媒體記者說了一句“要是再發生,我還是救人”。
2021年12月25日,上午10點多,全國研究生考試正在進行中,蚌埠市三實小的一間考場里,一名女考生突然暈倒,從座位上癱倒在地。坐在女生斜后方的劉旸,聽到動靜,抬頭看到了這一幕。
頓時,全場考生和監考老師都緊張起來。據監考老師回憶,當時考場里很安靜,考生都在答題,突然有人暈倒了。幾名監考老師也不知道這么回事,這一切的發生讓他們始料未及。
監考老師只能一邊趕緊上前查看發病考生,一邊安撫其它考生的情緒,維護好考場秩序。而那名暈倒的考生臉色發紫,全身抽搐,已經昏過去了。監考老師感覺情況不好,隨機趕緊撥打了120。
就在這時劉旸站了出來,他舉手告知老師,自己是一名醫生,或許可以給暈倒的考生采取一些急救的措施。當時情況危急,有考生愿意主動站出來進行施救工作,這對于目前考場的情況來說無一不是一個比較好的應急方法。監考老師同意考生離開自己的座位,對暈倒的考生進行急救。
“我摸了她的動脈,摸不著跳動了。”事后,劉旸向記者描述,該考生先是抽搐,然后呼吸、心跳全部停止。“這種情況很少見。”在他看來,如果不立刻采取措施,可能等不到120。劉旸將她就地平放在地面,自己跪在地上,開始對她進行心肺復蘇術,持續按壓幾分鐘后,昏迷者有了復蘇跡象,呼吸、心跳在逐漸恢復。
事后,120急救車來時,這名昏迷考生已經醒了過來,而且意識也恢復了,監考老師在征求了本人意見后,允許其繼續考試。據悉,向上級部門匯報此事后,該考場的老師給予劉旸和這名突發意外的考生均額外延長了十分鐘的答題時間。
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劉旸等來了研究生考試成績出爐。不過,他的成績沒有達線,即便受到了影響,今年2月27日,30歲的兒科醫生對記者說了一句:“如果再發生一次,我還會選擇救人。”
我們沒有在考場上見證這一幕的發生,但是通過新聞報道及描述便得以感知和想象當時那種瞬息萬變的情節轉換的場景。
先是莊嚴肅穆的考場上,突然出現有人昏倒,一片慌亂;緊接著是身為考生的劉醫生上去進行心肺復蘇;然后很快,昏迷者蘇醒過來,一切恢復了正常,考試得以繼續。
劉旸雖然是醫生,但在考場上他和其他人一樣,僅僅是一位普通的考生,都懷揣著追逐夢想的希望,背負著自己乃至家人的希望。退一萬步講,面對此情此景,如果視而不見,埋頭專注于自己的考試答卷,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考場而并非醫場,但是劉旸沒有這么做。
客觀而言,對劉旸來說,他所面臨的場景已經完全發生了轉變。出于內心的責任感,或許在那一刻,醫場比考場更重要。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斗”,是和死神展開爭奪的戰斗。誰搶先一步誰就能夠成功,救死扶傷,刻不容緩!
雖然劉旸考場落榜,但是他醫德滿分。值得肯定的是:德行、仁心比醫術更重要。他沒有忘記作為一名醫生肩上的責任,也擔負起了作為一名醫生的使命。在劉醫生的心中,他已經把考場變成了救死扶傷的“戰場”。
責任感是重要的人格品質、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核心品德,它體現著一個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也衡量一個人品德優劣的基本尺度,對自身行為和社會秩序都能產生重大的影響。
責任感無形亦有形,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是日后立足社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以及家庭幸福的重要支撐。
注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是幫助他們激發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讓他們認識到許多有意義的事在等待自己去完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獲得人們信賴和尊重。
走進斯瑪特的校區,第一眼就能看到一個美德墻,上面有“尊重、規則、包容、原諒、愛……”等關鍵詞,這就是我們的美德教育,也是我們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標題:美德碎碎念|考場失利,“醫場”滿分!
地址:http://www.saeki-farm.com/qydt/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