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董明珠22歲秘書走紅#
沖上熱搜
格力接班人似乎也“初露端倪”

究竟是什么樣好運的年輕人
在22歲的年紀
就讓千億級企業老總所看中呢
從22歲的“普通打工人”成為“董事長”距離有多遠呢
當你了解孟羽童的故事后會發現
從沒有什么天降的好運氣
保送浙大、中國舞十級……
這個女孩一開始就不簡單
本期美德碎碎念,我們想借著孟羽童的成長,與孩子們聊一聊堅持、自律與獨立自信的重要性。
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就
只有日復一日的自律與堅持
據證券時報報道,董明珠曾不止一次透露過格力接班人的選拔要求,不會以親屬為關系,也不以朋友為關系,只看個人能力。
在董明珠看來,孟羽童最大的競爭力就是比別人吃苦,性格非常活躍,學習反應能力很強,適合做市場和營銷。
但孟羽童媽媽卻說,女兒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耀眼自信。
小時候,孟羽童只要看到陌生人就會嚇得哇哇大哭。是媽媽,堅持帶她學了舞蹈之后,才變得自信、活潑,開朗起來。也正是舞蹈這個特長,成為她打動董明珠的開始,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孟羽童的中學老師回憶說,雖然孟羽童高中畢業就被保送到浙江大學外語學院西班牙語系,還獲得一系列獎學金,參加交換項目……但是比起耀眼的成績,在老師眼里,孟羽童平時的習慣更讓他們印象深刻:
在老師眼里,“她是我見過為數不多的,行為、學習習慣上最出色的孩子,坐姿永遠是班里最端正的,握筆姿勢是最標準的,聽課是最認真的。”
看似不起眼的微小習慣,都是堅持和自律的縮寫。這種堅持,就如同心理學的「飛輪效應」,一開始雖然費力,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隨著飛輪轉快后,只需要很小的動力就可以一直保持轉動。
《初入職場的我們》節目中,孟羽童最初并不是最突出的,她的專業西班牙語,這和市場營銷工作并不對口,職場經驗也比不過其他幾位。節目一開始,董明珠親自上陣面試實習生,在普通人看來高壓的場合下,孟羽童卻非常敢于展現自我。專業不對口,但孟羽童做了扎實的功課,面試時闡述自己對市場營銷的理解和認識,讓董明珠看到了她的努力和誠意。
第一次擔當重任,在完成工作的同時還要處理和同事的關系,盡管起初她提議做游戲的想法是三個人里聽著最不靠譜的,但她非常堅持自己,也設計了豐富的細節,且匯報時表達清晰,有熱情,最后反而是非營銷專業出身的她得到了最高分。
作家格拉德威爾說: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并非天資超人一等,
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一個個微小習慣的累計和堅持,以及長久的堅韌和自律,最終照亮的是孩子的整個人生。誰也不能篤定孟羽童一定能成為格力未來的接班人,但她確實是一位有擔當、有實力的勵志普通人。
不是隨心所欲
而是自我主宰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說過:
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后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后也難以改掉。
舉個例子,有一位爸爸曾偷偷拍下了孩子寫作業的全過程:
一會兒推推門,一會點點墻,走神、發呆、上廁所,各種搞小動作,就是不寫作業。
整整9分鐘的時間,孩子真正花在作業上的時間,卻只有2分多鐘。
網上有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么?一個高贊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人的本能行動有兩大來源,一是追求快樂,二是逃避痛苦。
多數人的本能都是選擇后者。因此,生活中貪玩、學習時偷懶也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
但是早起讀書,雖然起床時痛苦,挺過去之后一整天都感到內心充實;放肆玩樂,放縱的當下雖然快樂,但臨睡前卻常常愧疚自責。
命運是公平的,越是通往成功的路越不好走,越是好走的路越通往平庸。優秀的背后無它,唯自律而已。
作家斯蒂芬·蓋斯每天都堅持寫至少50個字,日復一日地練習,最終寫出了暢銷書《微習慣》。
舞蹈家楊麗萍為了保持輕盈的舞姿,曼妙的身材,十幾年沒有吃過一頓飽飯,她開創了孔雀舞,被東南亞觀眾封為“舞神”,如今60多歲了,身上卻無一絲贅肉。
演員彭于晏為了讓自己在拍戲時有更真實的表達,每拍一部電影,就死磕一項技能。至今,他除了是演員外,還是哥倫比亞經濟學學士、海豚訓練師、專業自行車手,除此之外,他還會沖浪、體操、手語、泰拳、巴西柔術等多種技能。
所有出眾者的背后,都有著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長久自律換來的,是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亮眼的成就。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始終記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終將離開我們走向屬于他的世界,越自律,才能越有主導權。短時間或許看不出來,但是時間一長,幾個月乃至幾年,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終將走上不同的道路。
所以請告訴身邊的孩子,真正能夠登頂遠眺的,永遠是那些心無旁騖、堅持著往前走的人。從此刻開始,做一個自律的人吧,在該奮斗的歲月里,對得起每一寸光陰。
斯瑪特是以藝術為載體,對孩子進行美德塑造;同時,也是以美德的塑造,來提升孩子的美學素養。一年52周,選取包括勇敢、善良、自信、節制、包容、尊重、關心等在內的52種美德,每周訓練一種美德,我們相信,這些美德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最堅實的基礎,也能讓他們的藝術才能得到最好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