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給你講個故事:小小的池塘里有一只小小的青蛙,它的心里懷揣一個大大的夢想。一次難忘的看海經歷,讓小青蛙的夢想插上了翅膀。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讓它再次踏上了尋夢的旅途……
有一句話這樣說:“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因為夢想是一個非常矛盾的東西,說起來很簡單,上嘴唇碰下嘴唇,輕飄飄的兩個字。但是背負夢想去實現它,卻是重于千斤。
小時候老師布置題為《夢想》的作文,那時候有著純粹、干凈思維的孩子們,似乎都夢想長大后可以成為各種心目中夢想的職業,但這個菲律賓的小男孩Ken,他的夢想和一般的孩子特別不一樣,他夢想“創業”。
只是像大多數家長一樣,這個看起來并不太“靠譜”的提議當場被否決了。
在Ken 8歲時,爸爸這樣告訴他:
“想要自己辦收容所,得等到20年后,長大賺了錢才行。”
Ken 9歲時,父親發現Ken每天都會“神秘消失”一段時間,非常好奇,便跟隨兒子,卻看到了這樣一幕
原來,他救助了3只無家可歸、脆弱不已的流浪狗。
為了給這三只狗狗安全的食物,Ken自掏腰包的準備碗盤和飼料,讓小狗狗可以飽餐一頓。
看到Ken一直實踐著自己的夢想,照顧起了家附近的流浪狗狗。父親被9歲孩子的善良和責任心觸動,聯合一些熱心人士,成立了菲律賓棉蘭老島唯一一家動物收容所,“Happy Animals Club”。掛牌的那天,Ken特別開心。
“Happy Animals Club”成立后,Ken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管理著的收容所的一切事物。
為貓狗們準備食物
給狗狗們溫水洗澡
接種狂犬病疫苗,盡情的為需要幫助的狗狗付出一切。
從動物的角度看待世界,阿Ken知道這些流浪狗狗們的痛和孤獨,選擇了陪伴與救援。而整個救援的過程,沒有人把他當做孩子,他的秘密,他的想法,他的選擇,都屬于他自己。同樣產生的責任和義務也屬于他自己。
至于這個選擇的結果,從救助站里一個又一個康復的狗狗們也可以知道,這個9歲的創業者,很好的完成了自己該負的責任。
“小狗狗好可愛啊,爸爸媽媽,我可以養一只嗎?”
很多父母都被孩子問過這個問題。
雖然孩子和小動物相處的畫面很治愈,但是養寵物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卻讓父母不禁隱隱擔憂:
小朋友能與動物和平相處嗎?
他們能照顧好動物嗎?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黃磊和女兒多多遇到一只節目組帶來的小狗,多多抑制不住喜悅給小狗取名“乖乖”。
幾次參加節目與小狗朝夕相處,多多和乖乖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但是錄制結束,一對好朋友卻免不了要分離。
為了讓多多認識到養小動物不是一時興起隨便玩玩的,黃磊和多媽反復商量。
最后,多多在征求了節目組和全家人的同意后,把乖乖帶回家。現在,乖乖和黃磊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多多在照顧乖乖的過程中,學會了照顧妹妹,也學會了如何去愛并且為愛負責。
季羨林在《讀書與做人》一書中說:
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
對于孩子也是如此。被身邊的人所需要,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幫助到他人,孩子們樂于扮演一個負責的能力者角色,承擔該負的責任。
孩子終身的能力有許多,但責任感是孩子的最底層能力,也就是最基本的素質。責任感,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礎,是他們一生的底氣。所以我們將本期美德關鍵詞定為責任。
責任看起來是個“大詞”,其實會落在兩個非常具體的表現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本分;做好份內的事是為自己,不是為給別人看。
責任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展的催化劑,影響著一個人日后能否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成功。
《正面管教》講:對于孩子的選擇,你總是試圖最小化他應該承擔的不利后果,這叫“干涉”;而只要一有可能,就把控制權交給孩子,這樣他們就能自信,有機會學習處理自己的事情,有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這叫“授權”。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也曾說:讓孩子參與家中大事, 不管他學習什么狀態,讓他參與家中大事總是沒有壞處的,起碼表明你把他當大人對待了,他就會擔起他的那一部分責任。
以做飯為例。做飯是最簡單的鍛煉,擔心孩子受傷是正常的。但其實,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看起來微不足道,卻能讓孩子從小學會為家盡一份心力。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能培養孩子對家人、家庭的責任感,體驗了做家務的辛苦,他會更加懂得愛自己的家和家人。
責任心就像是孩子心中的警察一樣,有了責任心,孩子就能學會自我監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作為大人,我們常常竭盡全力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我們以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到安全,但是我們忽視了一點,其實孩子也需要感到“被需要”。
有時候“責任感”并非多么大義和沉重,當一個孩子能為父母及身邊的人做一些事情,分擔一些任務的時候,他們就很高興。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孩子,在我們的幫助下,他們會成長為有責任感的孩子,并且為此感到自豪。
斯瑪特兒童美術是以藝術為載體,對孩子進行美德塑造;同時,也是以美德的塑造,來提升孩子的美學素養。一年52周,選取包括勇敢、善良、自信、節制、包容、尊重、關心等在內的52種美德,每周訓練一種美德,我們相信,這些美德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最堅實的基礎,也能讓他們的藝術才能得到最好的滋養。
召集令
斯瑪特招募“愛心傳遞大使”,在今后為愛代言,將勤儉節約、堅持、合作等美德一直延續下去,你愿意成為其中之一嗎?
點擊文末分享或在看按鈕,將美德一直延續下去,讓更多大朋友或小朋友得到美德的滋養!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