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研究表明,3到6歲的兒童通常都是憑借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思維的,他們運用感官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而且對自己的感覺器官能接觸到的物質材料充滿了好奇心。正因為如此,這就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美術具有豐富多彩的色彩,形狀和結構材料。兒童通過美術活動,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材料充分表現他們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所以,實踐證明,美術教育對兒童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的理想。
一、通過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學前兒童對美的表現力、理解力和感受力。
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從小逐漸培養起來的,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愛美的,學前兒童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兒童在成人的正確引導下,感受和理解著存在于自然、社會中的美,無論是幼兒園的美化,人們的衣著打扮,還是家中的生活起居,言談舉止,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變化,都能引起兒童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審美情感,使他們受到美的陶冶。但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發散的和有限的。
所以,有計劃地引導兒童參加美術實踐的各種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兒童對美的表現力、感受力和理解力的發展。
二、通過美術教育能夠發展學前兒童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想象能力、創造及實際操作能力。
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兒童積極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時期兒童繪畫的重要特點,就是依靠表象來作畫,而表象又取決與感知,感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觀察,記憶和想象。
例如,教師準備讓兒童畫一個臨摹大師色彩的畫,教師首先讓兒童觀看有關圖片信息,并不斷地提示他們:你看大師用的顏色是什么樣有什么特點,這樣就能促進兒童去觀察, 給孩子們講大師的歷史,那么回來之后,再經過自己的回憶,這樣的訓練過程同時也發展了他們的記憶力,如果在該動物身邊再添上其生存的一些物品,或兒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把這個獨立的動物置身于一個自己設計的小環境中,再涂抹上相應的顏色,又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發展。
三、美術教育對于增強兒童手和腦的協調性和靈巧性有很大的幫助。
兒童在繪畫或做手工活動的過程中,總是用眼睛觀察用腦思考,用雙手去參與活動,為了使他們盡快地掌握在造型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技能和技巧,就必須訓練他們一些專門的動作,并使這些動作盡可能做到準確,有一定的方向性,一定的速度和力度,因為手的活動關系到腦的發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可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
手的動作又是思維活動直接相聯系的,信息由手傳導給大腦,又由大腦傳導給手,手的活動越多,動作越復雜,就越能刺激大腦皮層上響應的運動區域的生理活動,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手的動作對發展思維起著積極的參與作用。
四、美術教育能夠促進學前兒童學習其它學科的興趣和效果。
各種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左右之間功能有很大的差異,這主要表現在二者神經活動的不同方式上,大腦左半球主要是記憶、語言、計算、書寫、邏輯推理和求同思維等智力活動控制區域,而大腦右半球則是視知覺、空間關系、音樂、舞蹈、身體協調、直覺和求異思維等神經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樞。
那種只讓兒童注重語言、計算、背誦些外語單詞的學習和訓練都是圍繞著發揮大腦左半球功能而進行的,如果同時注意兒童畫畫、唱歌、跳舞來加強動作、空間知覺的訓練,那么,將有助于大腦右半球功能的發展,這樣,對兩半球給予同樣的磨練,會有助于他們的大腦發育。
各種事實反復證明,兒童畫畫,動手制作與學習其它知識不僅沒有矛盾,而且會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美術教育和其它各學科的活動教育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彼此互相促進。常識,語言類教學為美術教育活動提供了認識和理解事物的基礎,而美術活動所反映的內容反過來對其它學科的教學活動有復習、鞏固和提高的作用。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