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積極性減退的孩子
作為人類表達手段的繪畫,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首先是獨立行走的生活能力解放了“手的能力”,然后是集中注意力并控制手指功能的“視覺能力”,和能夠聯想不在眼前事物的“語言能力”,這三個能力共同促進了繪畫能力的發展。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人類才獲得了這三種人類獨有的能力。正是以這三種能力為基礎,可以稱之為“美術文化”的幼兒繪畫活動才能夠開花結果。
《花叢中》3周歲
但是現如今,正處在這個獨特的美術文化開花期的孩子們,對繪畫的熱情和積極性卻在減退。有些孩子對于繪畫這項活動,可以說是完全不關心,一點都沒有興趣。這是一些經過成人教授,無法畫出屬于自己的繪畫作品的孩子,包括:繪畫之前先教授了文字(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的孩子,發展順序顛倒的孩子,接受電視一類的半具象和單項交流的教育方式,語言能力沒有得到全面發展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僅不會畫畫,更嚴重的情況是,他們根本已經對畫畫失去了熱情。
更重要的是,情感能力和積極性,與學習能力、勞動能力等都是我們人類生存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如果從幼兒時期就出現了情感能力與積極性減退的情況,將來一定會形成孩子“無毅力、無興趣、無感動”的三無主義性格。
情感是行動的動力
從吃飯、喝水這樣的基本生活行為,到包括繪畫的文化藝術行為,人類的行為沒有一項是不伴隨情感進行的;甚至行為的持續力,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行為方式都是情感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從古至今民間就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因為喜歡,所以擅長”,“愛慕之切,千里之遙近似眼前”。
由于藝術活動中是創造性起著核心作用,因此,不僅從事這項活動時需要豐富的情感,這種活動本身也能夠對人進行情感教育。所以,在學齡前階段,為了讓孩子在藝術和創造性方面開花結果,非常需要讓他們的情感能源燃燒起來。更重要的是,這個階段是人的情感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人的品格形成過程中,最早發展的是情感能力,最先成熟的也是情感能力。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的情感成熟期是八歲左右。智能方面的成熟是十六歲左右,運動能力的成熟是二十歲左右,社會能力的成熟預計要到二十四歲左右,這樣比較一下,我們就能明白,人的感情能力的成熟時間是多么的早啊!
《彩墨相知》3周歲
情感轉化為熱情
推動繪畫轉變的是“對外界變化滿懷好奇”的情感。
當人發現自己能夠使外界事物發生變化,并為此感到十分喜悅時,這種感覺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情感。有了這種情感,人就會產生主動與外界事物發生聯系的行為。在情感能力的發展過程中,特別要重視孩子兩歲四個月左右的“二維涂鴉”期。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能畫出封閉的圓或獨立的一條直線,孩子的情感向熱情轉化。這是一種面向未來時,“什么都要自己來,一定要干到底”的熱情,這種熱情驅使孩子在行動上產生“積極實踐”和“自己做的愿望”。孩子的繪畫活動從“改變外界的喜悅”發展成為“創造的喜悅”和“表達的喜悅”。
當我們考慮為什么我們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產生“三無主義”時,在糾正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的教育改革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要在孩子嬰兒期到學齡前這個階段,保護孩子天生的這種情感與熱情,而藝術教育必須在這當中承擔起核心作用。
《新年桌布》3周歲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