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斯瑪特家人們:
寒冬安康!
2022年行將結束,圣誕+元旦的歡聚將跨年氣氛渲染的甚是濃烈。或許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感覺今年過得特別快,快到想不起來是如何度過了這12個月,好像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去做核酸的路上,一年365天,做了300次核酸。
終于,伴隨著全面取消核酸檢測,大家勇敢直面感染病毒的痛苦,最后變成“楊康”和“楊過”,2022年也不舍得同我們揮手告別了。
回望這一年,我們共同經(jīng)歷了全民抗疫,停課停學,居家辦公,再到復工復課,緊接著又停工停課,全面居家如此往復。面對如此魔幻的一年,其實我們已經(jīng)做的很好了,為自己鼓個掌吧,鼓勵一下在這疫情的幾年中不斷成長的自己。
即將進入2023年,疫情隨之常態(tài)化,春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也在有條不紊的慢慢適應與恢復著。我在這里對家人們致以誠摯的慰問與關心,大家辛苦了,提前祝家人們春節(jié)快樂。
臨近歲末年尾其實有很多話想跟家人們分享。想和家人們聊聊生活,說說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煙火氣;想和家人們聊聊工作,談談校區(qū)各項工作上的得與失;想和家人們聊聊責任,講講素質教育這條路如何去走。但此時此刻,我更想與大家分享的,是關于孩子的教育。
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段子說:“大家今年能不去醫(yī)院盡量別去,因為上了三年網(wǎng)課的醫(yī)學院學生們,要出來實習了。”乍看讓人哈哈一笑,但回過頭看看自己的孩子,不得不讓我們深思。是啊,我們的孩子這三年,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少之又少,即便是網(wǎng)課的學習也不乏斷斷續(xù)續(xù),孩子究竟獲得了什么?學科知識靠勤奮刻苦可以追趕,但這三年特殊的經(jīng)歷,我們也絕對不能浪費。如何讓孩子充分地理解并利用這次經(jīng)歷,變成他們寶貴的財富呢?這期家書,我希望能與大家分享的是:作為家長、教育機構、學校,當下我們應當給與孩子什么樣的教育?
一、生命教育:教給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這場“抗疫”之戰(zhàn)中,我們再次感受了人類生命的脆弱,一顆小小的病毒竟然可以使成千上萬人陷入生命危機,才認識到,人類原來是這個世界的參與者和享用者,而不是主宰者。這樣的傷痛不是第一次發(fā)生,未來或許還會有,慘痛的教訓讓我們必須意識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敬畏、尊重生命是何等重要;其次,人類想要在疫情中生存,不是通過“征服”,而是通過約束自己的行為,并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家長要幫助孩子們樹立珍視和熱愛生命的價值觀。
二、規(guī)則教育:教給孩子什么是規(guī)則、什么是規(guī)律
在這幾年的疫情中,我們看到了有的人無知無畏、心存僥幸,有的人不加防護,不聽勸阻;有的人無視規(guī)則,沒有理性,造謠傳謠;“硬闖”成為被大家唾棄的一種應對問題的態(tài)度。一個有秩序的社會、一個強盛的國家,需要有規(guī)則意識和理性成熟的公民。特別是面對疫情和重大事件的時候,遵守規(guī)則、理性思維、客觀態(tài)度,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孩子第一道屏障的教育者,父母要加強對孩子的規(guī)則教育,讓孩子明白任何時候都需要遵守規(guī)則,保持理性,分清是非。生活有規(guī)則、作息有規(guī)律、行為有準則,對自己有要求,學會約束和節(jié)制。
三、感恩教育:引導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了無數(shù)個城市的逆行者,冒著生命的風險,修建醫(yī)院、調配物資、捐款捐物,醫(yī)護工作者夜以繼日辛苦付出,全國億萬人民眾志成城、相互支持,讓人溫暖而感動。
作為父母,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很多人一直在默默地為我們付出,每個人都應當有社會責任感,勇敢去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指責,學會擔當,積極傳播正能量,學會尊重那些在我們生活中默默付出的陌生人。
四、素養(yǎng)教育:引導孩子學會明辨是非
在這場“疫情之戰(zhàn)”中,讓我們看到了信息透明的好處,同時,也看到了分辨能力的重要。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它是從哪來的?通過什么途徑傳播?如何有效預防?有哪些信息是虛假的?這些信息大部分是我們從網(wǎng)上得來的,但是也需要有分辨的能力,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謠言,我們要教育孩子學會去收集、分析和分辨,辨明是非善惡,是孩子面向未來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能。
五、心態(tài)教育:引導孩子養(yǎng)成積極正能量的生活態(tài)度
這幾年,孩子們或多或少都經(jīng)歷了“宅”在家中無法出門的情況,這使得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節(jié)奏被打亂。現(xiàn)如今防疫政策逐漸開放,新冠病毒的感染也變得“常態(tài)化”,有的孩子難免會出現(xiàn)焦慮的狀態(tài),認知、情緒、行為、身體上會產生一些異于日常的心理應激反應,如:懼怕病毒,擔心感染,抑郁、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日常出現(xiàn)反復洗手、測量體溫,時常感覺想咳嗽、頭暈、胸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感受,也是心理壓力造成的。
父母應及時引導孩子,建立對疫情正確和正向的認知,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用正能量面對突發(fā)事件,保持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建立自身的健康免疫力。
因此,學習知識并不是當前孩子的第一需求,讓他們知道周圍正在發(fā)生什么,以及怎么去應對,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未來孩子面對相似事件的態(tài)度,就是我們今天的縮影。
最后,借著這封家書想再次同大家分享我對家人們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期許!
作為斯瑪特大家庭的一員,我期待2023年我們能一如既往的彼此信任,分享生活的感悟,學習美德美育知識,保持熱情繼續(xù)前行,去更多的地方,見更多的人。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我尤其希望看到家人們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研素養(yǎng),因為好的課程品質是靠千千萬萬的一線教師傳遞并塑造的。
作為斯瑪特創(chuàng)始人,感恩十多年來家人們的不離不棄,感恩疫情期間全國校區(qū)、老師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和貢獻。
歲月交替,時間再次將我們推向了新的征程。我們感恩過去,我們憧憬未來,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的”。斯瑪特的家人們,未來,讓我們繼續(xù)心懷感恩,攜手并進。
有人說:希望2023年可以重啟。我說:就讓它停留在此刻吧。因為在這一年,每個人都收獲了獨屬于個人的體驗與回憶。
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
它值得我們繼續(xù)熱愛與期待。
你們的家人: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