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多元化發展的今天,研學旅行作為新時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研學旅行與美育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重要聯系,同時研學旅行也在逐漸成為社會美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斯瑪特教育集團始終秉持著 “用父親的心做教育” 的理念,深耕兒童與青少年藝術教育領域,并不斷拓展以美育為基礎的研學業務,逐步實現美育機構的升級轉型。
為了加強社會美育機構與工作者的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拓展研學業務新路徑,由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北京市眾安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斯瑪特教育集團、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藝術教育產業專業委員會承辦,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秘書處協辦的“第九屆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大會《探索·構建·創新——藝術教育與研學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線上論壇,即將在2025年1月15日上午,通過騰訊會議平臺隆重舉行。
本次論壇將匯聚各方智慧與資源,聚焦研學發展的前沿趨勢,共同探討以美育為基礎的研學項目的創新融合與發展機遇,以及社會美育機構升級轉型的新思路,通過深度探索契合點、精心構建基礎體系、多元創新發展模式,為教育事業與文旅產業協同發展書寫絢麗篇章。
組織構架
聯合主辦: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
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The World Chinese Arts Education Association,英文簡稱WCAEA),是在中國香港注冊的社會公益性學術交流機構,是全球唯一的華人美術教育民間國際組織。協會20年來堅持常態化跨國學術交流,秉持美育育人、互學共進的辦會方針。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歷經發展,已經先后在中央美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華中師范大學、寧波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等高校成功舉辦多屆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大會。協會宗旨包括:凝聚全球從事美術與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和不同層次的美術教育從業者,共同推動藝術教育的改革、創新,促進華人美術教育的均衡發展,通過定期組織教學研討、交流合作,使華人美術教育真正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不斷提升教育質量的組織。
聯合主辦:北京市眾安公益基金會
北京市眾安公益基金會(簡稱“眾安公益”)成立于2010年,是北京市民政局主管的4A公募基金會,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質,是首批認定的慈善組織,為30多家社會組織/機構,提供公募支持服務。業務范圍包括:助醫、助困、助學、基礎設施改善、緊急救援方面知識宣傳、研究、交流、公益性培訓、公共場所救援體系建設,以及其他有利于公益事業發展的公益活動。
承辦單位:斯瑪特教育集團
斯瑪特教育集團成立于2010年,位于北京市豐臺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是集素質教育品牌聯合辦校、素質教育服務、研學旅行、展覽策劃、服務項目于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公司。斯瑪特教育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廣大青少年兒童及家庭提供全面、優質的綜合素質教育服務。集團擁有由資深教育專家、優秀教師和專業管理團隊組成的強大師資力量,以創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為青少年兒童及家庭提供個性化的教育解決方案。目前,集團的素質教育品牌已經在全國多個省市成功落地,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和良好的口碑。在研學旅行方面,斯瑪特教育集團依托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專業的組織能力,為青少年兒童設計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研學旅行項目。這些項目不僅讓孩子們在游學過程中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還注重培養青少年兒童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
主題內容
探索·構建·創新——藝術教育與研學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
一、深度探索:挖掘融合的契合點
藝術教育與研學產業看似分屬不同領域,實則有著諸多天然的契合之處。藝術源于生活,而研學旅行恰是帶領青少年兒童走出熟悉的校園環境,踏入豐富多彩的社會與自然天地,為藝術創作與感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從教育目標來看,二者也高度一致。藝術教育旨在培養青少年兒童的審美能力、創造力與情感表達,研學產業則注重綜合素質提升、實踐動手能力鍛煉以及文化傳承意識的覺醒。當兩者碰撞融合,便能相互補充,全方位助力青少年兒童成長。如在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的研學中,孩子們在欣賞山川湖泊美景的同時,學習用繪畫、攝影等藝術形式記錄自然之美,既能加深對生態保護的理解,又能在創作過程中提升藝術素養,實現知識與情感、技能與價值觀的多重收獲。
二、體系構建:夯實融合的基礎框架
為保障藝術教育與研學產業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一套完善的體系至關重要。課程體系是核心。要依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兒童的認知水平與藝術基礎,設計分層分類、循序漸進的研學藝術課程。這些課程應涵蓋藝術史、藝術技巧、文化研究等多維度內容,并與研學目的地資源緊密掛鉤,確保每一次出行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豐富的知識承載。師資隊伍建設不容忽視。一方面,要對傳統藝術教師開展研學培訓,使其具備組織戶外教學、引導孩子們實地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吸納旅游行業、文化藝術機構的專業人才,如資深導游、博物館講解員、非遺傳承人等作為兼職導師,他們能夠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專業知識,為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角與深度講解,與校內教師形成優勢互補,打造一支 “雙師型” 研學藝術師資隊伍。研學基地的打造同樣關鍵。整合各地文化場館、藝術創作園區以及自然營地等資源,按照藝術門類與教育功能進行布局優化。例如,將廢棄工廠改造成集涂鴉、雕塑、裝置藝術等于一體的現代藝術研學基地,為青少年兒童提供廣闊的創作空間;依托自然土地資源打造研學營地,配備國際一流標準化的營地建設資源,讓孩子們在零距離接觸自然的同時,進行研學活動和藝術創作。通過這些特色營地建設,為藝術教育與研學的融合搭建堅實的實踐平臺。
三、多元創新:激發融合的活力引擎
持續的創新是推動藝術教育與研學產業融合邁向新高度的動力源泉。跨領域合作創新為融合注入新能量。在內容呈現上,打破傳統單一的講解模式,融入更多互動體驗式環節。積極與科技企業聯手,探索人工智能在藝術教育評價、研學資源智能推送等方面的應用,實現精準教學與個性化學習;與國際藝術教育機構、研學旅行組織合作,開展跨國界的藝術研學交流項目,拓寬青少年兒童國際視野,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藝術教育與研學理念的碰撞融合,讓青少年兒童在全球化語境中汲取藝術養分,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
特邀嘉賓
張幼云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教育南方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主席。
張麗北京市眾安公益基金會常務理事,北京社會組織黨建聯合會副秘書長。
姚垚北京市眾安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全國心理咨詢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
楊紅楊之光美術品牌創始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副主任,廣東省楊之光藝術教育基金會理事長。
黃淋當代藝術家、美育跨界創新教育專家、黃淋藝術研究院院長、活的美術館館長。
李偉廣州沙面美術館館長,南方傳媒領美藝術發展公司(國企)總經理。
顏賽玉廣州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碩士,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秘書長。
武志斯瑪特教育集團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校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藝術教育產業專業委員會會長。
主旨分享
《在情景體驗和美術鑒賞中激活靈性一一人工智能時代青少年兒童美育之我見》張幼云《藝術教育產業與研學產業融合發展實際案例——京蒙協作研學項目和斯瑪特國際營地》武志
討論議題
1.研學產業興起對藝術教育發展帶來新突破2.研學產業發展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3.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視角下,研學產業如何賦能鄉村振興4.研學產業如何助推公益事業發展
2025年1月15日9: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