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漫長的進程中,美術教育也隨之發展和進步。不同于當今社會的兒童美術教育,中國古代的兒童美術教育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和社會特色。那么,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發展概況如何?下文具體介紹。
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發展概況如何?
我國古代的學前教育奠基于奴隸社會,這個時期家庭開始承擔起少兒學前教育的重任。在邁入封建社會后,學前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此時期的私學興起是學前教育得到發展的社會背景。學前教育的發展為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孔子作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一直強調禮、樂的美育作用,孔子有言“立于禮,成于樂”,即是說君子應通過接受藝術的熏陶來完成修身養性。儒家認為禮能規范人的外在行為,樂能陶冶人的內在修養,儒家作為正統,這種觀念在當時的社會中影響深刻。所以,我國歷朝歷代都非常關注藝術的教化作用,而美術作為接受度較高的藝術形式更是廣受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和統治階級對美術教化作用的重視,為中國古代兒童的美術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有什么特點?
受制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文化環境,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有自己獨有的特點。第一,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根據面向對象的不同,分為以精神性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和以物質性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兩種。上層社會主要是以精神性為目的美術教育,而下層社會主要是以物質性為目的的美術教育。第二,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根據兒童美育性質,又分為側重于“技”的美術教育和側重于“藝”的美術教育兩種。前者學習美術教育為謀生,要學習雕、刻、塑、鑄、磨、貼等,有著濃郁的技藝特色;而后者則主要學習繪畫和書法,用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作用是什么?
受制于當時的社會環境,我國古代兒童美術的教育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對達官貴族來說,兒童的美術教育既能學習相關知識,還能陶冶情操。第二方面,對下層匠人來說,兒童的美術教育能傳授工藝,將家族世業世代相傳下去。第三方面,對統治階級來說,美育作為禮和樂的一部分,能起到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會穩定。
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所特有的現實意義和發展規律,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刻和廣泛的影響。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側重于“技”的美術教育能讓世業傳承下來,還能滿足謀生的基本物質需要;側重于“藝”的美術教育能陶冶情操,滿足精神世界的需要。這些美術教育都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廣泛且深刻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了我們當今社會的美育。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