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掩蓋天空與未來,無助與冰凍的眼睛,流淚看天際帶悲憤是控訴戰爭,到最后傷痛是兒童”——Beyond歌曲《AMANI》部分歌詞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也是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宣言》和《兒童權利公約》的紀念日。
當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達了中方對加沙兒童的關切。
毛寧:中方對杰巴利耶難民營、聯合國運營學校遇襲深感震驚和痛心,譴責針對平民和兒童的暴力和襲擊。
今天是世界兒童日,也是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宣言》和《兒童權利公約》的紀念日。在這個日子里,我們對加沙地帶兒童頻頻成為襲擊目標深感關切。截至本月15日,本輪巴以沖突已造成加沙地帶4600多名兒童死亡,近9000名兒童受傷,還有很多孩子被困在廢墟中生死未卜。我們敦促沖突當事方切實落實聯大緊急特別會議決議和安理會第2712號決議,遵守國際人道法,立即停火止戰,切實保護兒童的生命和權益。
作為一家教育機構,我們每天都在都在教育兒童、陪伴兒童中度過,孩子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然而巴以沖突以來,大量兒童因戰爭遭受苦難,純凈的笑容被恐懼、無助與無盡的悲傷吞噬。
『他們本該擁有美好的未來』
本該豐富多彩、玩鬧嘻戲的童年,在炮火的摧殘下只剩下殘酷的血紅色。
家被摧殘成一片廢墟,親人被無情奪去生命,兒童美好的未來被蒙上沉重的灰色,這些無助與痛苦,是兒童無法承受之殤。
© 兒基會/Mohammad Ajjour | 加沙難民營,一名男孩在被空襲摧毀的房屋廢墟中玩耍
當我們的兒童被玩具圍繞,
加沙兒童被迫迎接硝煙炸彈;
當我們的兒童在游樂場嬉戲,
加沙兒童只能在廢墟中玩耍;
當我們的兒童在暢想美好未來,
加沙兒童連長大的機會都沒有;
......
孩子們的夢想被戰爭撕碎,他們本該充滿希望的未來被戰爭奪走,這是多么令人心碎和不可接受的現實。
每一個兒童都應該享有安全、健康、受教育的權利,任何兒童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兒童是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為兒童們鋪就通往和平之路,讓他們在愛和關懷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迎接美好的未來。
『生存權是每個兒童的權益』
之所以選擇11月20日作為世界兒童日,是因為1959年和1989年的這天,聯合國大會先后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和《兒童權利公約》,全世界就維護每個兒童共享的、不可剝奪的各項權利做出莊嚴承諾。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每個兒童都擁有這四種基本權利,即:
1. 生存權——每個兒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權和健康權。
2. 受保護權——不受危害自身發展影響的、被保護的權利。
3. 發展權——充分發展其全部體能和智能的權利。
4. 參與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
截至2022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締約國數量已達196個,這意味著屬于這些幼小但完整的生命個體的權利,在簽署國落筆的那一刻起,就被平等地賦予了每一位兒童。
加沙地帶汗尤尼斯,一名兒童站在損毀的建筑中。©澎湃新聞
童年是人們的心靈故鄉,兒童是社會的美好未來。然而,隨著一場人道主義危機的爆發,無數本該享受多姿多彩生活的孩子,卻頃刻間被拋入水深火熱的戰火之中。
截至當地時間11月21日,本輪巴以沖突已致加沙地帶1412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5840余名兒童,另有1800名兒童在廢墟下失蹤,有9000名兒童受傷。
許多人的一生都因此而改變。這些兒童中有許多經歷過多次戰爭的創傷。
“如果戰火蔓延到孩子的世界里,那么那些純粹的天真就會被湮滅,人類為幸福所做的一切努力,也都失去了意義。”
我們每個人都應關心、關愛世界上的每一名兒童,倡導所有人向有需要的少年兒童伸出援助之手,為孩子們建設一個更好的世界。
『愿所有孩子迎著太陽奔跑』
兒童是社會的瑰寶,蘊含著無限的創造力。他們是時代的接力者,將傳承祖國的優秀傳統;他們是夢想的起航者,將夢想帶向更廣闊的天地。兒童是國家的未來,保護兒童就是保護國家的未來。
為他們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傾聽他們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在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環境中成長。
我們愿戰爭的陰霾早日散去,祈盼和平之光照亮世界。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迎著太陽奔跑,享受安全和幸福的童年!
關于戰爭,我們可以跟孩子聊什么?
人類歷史上,戰爭其實一直沒有消失過。巴以沖突錯綜復雜,是當今世界歷史最長、情況最復雜的民族宗教沖突,孰對孰錯,根本不是幾句話可以說清楚的,而且評判對錯、站隊,甚至相互攻擊,都不是理智的行為。
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要主動思考?我們到底該如何跟孩子怎樣講這場不是書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發生的戰爭呢?我們該如何借此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1、理性看待戰爭,熱愛和平
戰火紛飛的家園,流離失所的難民,生離死別的親人……這一切其實作為這個世界命運共同體的孩子也應該面對。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官方正規的報道、視頻或者圖書繪本,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閱讀,正確引導,在感知戰爭殘酷的同時呼吁世界和平,從小埋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種子。
2、不忘歷史,珍惜現在
回望歷史,從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從抗美援朝到中越自衛反擊戰,在中國,戰爭其實從未走遠。被戰爭吞噬的以色列和加沙,在廢墟中哭泣的失去親人的人,也在提醒我們和平來之不易,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才對得起我們先烈們的浴血奮戰。
11月23日,第十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自2014年起,我國已連續9年迎接9批共913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
他們曾奮不顧身所保衛、呵護的這方土地,如今已是欣欣向榮、姹紫嫣紅。
我們不僅僅是讓他們榮歸故里、沐浴和平,看看我們這個日益騰飛的偉大祖國的欣欣向榮,更是要告誡吾輩全體中國人,繼承先烈的遺志,勿忘歷史、發奮圖強、振興中華!
3、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
為什么我們能夠這樣平穩、安全的生活?為什么我們能夠避免暴力和恐怖的侵襲?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中,我們有強大的祖國做后盾。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年輕人的樣子就是國家未來的樣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先輩為我們爭取到了來之不易和平穩定,而今,億萬活潑的中國青少年兒童,在風云變幻的國際舞臺上,你們的使命才剛剛開始。
新時代的青少年兒童,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修養,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努力學習,強大祖國。
22日凌晨,哈馬斯宣布同以色列達成為期4天的停火協議。
來之不易的臨時停火協議,給加沙照進了一絲和平的曙光,但是五千名左右兒童的生命已然逝去。
戰爭,永遠是普通人的悲歌。戰爭中不斷發生的故事,是一個個普通人最深沉的悲傷,和無可奈何的,被徹底改變的人生。
一位阿拉伯詩人曾說過:“當你面向太陽的時候,你定會看到自己的希望。”我們相信硝煙終會被驅散,當陽光再次照在中東大地,這片富饒之地必將煥發新的勃勃生機!
我們呼吁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曾說過:避免戰爭是政治家的事情,建立和平是教育者的事情。
作為一家藝術教育企業,斯瑪特教育集團自創立之初,堅持藝術教育“育人”的本質——藝術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和內在品質的教育,而不單單是培養藝術技能。
斯瑪特兒童美術的課堂將美德教育當作第一個環節,選取包括和平、善良、包容等52種美德,通過美德教育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靈,播下和平的種子。
本著做面向未來的,影響一代中國兒童的教育的理念,斯瑪特兒童美術從“創新兒童美育培養計劃”“創新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努力通過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這些未來的時代精英們奠定身體健康之基、良好美德習慣之基、綜合能力之基和人生方向之基。
世界,是由孩子創造的。孩子,是由環境塑造的。斯瑪特呼吁:給所有兒童創造一個和平、溫暖、有愛的環境,攜手共同守護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