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兒童藝術教育已經成了一種趨勢,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報了藝術培訓班,希望他們有一技之長,便于在同齡人競爭中脫穎而出,想法雖好,但是由于一些家長思想上有些偏頗,致使孩子不但得不到大的進步,還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心理負擔。下面我們來看看藝術教育的一些誤區。
1、主觀意識強烈,不顧孩子的意愿
進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特長班,枯坐半天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好受的,很多父母沒有問清楚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么,就給他們報名參加特長班的訓練。這樣孩子內心沒有真正接受學習的范圍,因此他們的學習效果也不會太突出,另外枯燥的學習環境會阻礙孩子開朗性格的養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展。
2、貪多求全
一些家長為了讓贏在起跑線上,不惜花了大量財力人力給孩子報了好幾個特長培訓班,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家長貪多求全的后果往往就是孩子一門藝術都沒有精通,還破壞了親子間的關系,讓孩子不愿再回到家中,聽從父母的安排。
3、教育方法不當
少兒藝術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我們不應該要求孩子跟成人一樣穩重,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容易“喜新厭舊”。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沒有耐心的采取強硬政策,拿出了家長的架子逼著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
那怎樣才能走出教育誤區,真正有益于孩子發展呢?我們覺得這要從家長和孩子兩方面抓起:
首先,需要家長們端正心態,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你只能從旁引導而不是抹殺天性。讓孩子接受特長教育,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加以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家長所期望的效果;同時,家長還應該明白,特長教育只是一個輔助作用,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下進行。
其次,還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特長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對某些技能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過程中應有張有弛,松緊有度,給予孩子充分自主挖掘,領悟的時間。玩耍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使孩子在玩中求學、在學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