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兒童繪畫有哪些好處?許多人都認為兒童繪畫沒有什么價值,這個觀點非常錯誤。幼兒的美術教育不僅是培養他們的藝術天賦,更是促進他們的情緒思考。
繪畫是一個高水平的想象活動,它能拓展兒童的思維和思考的空間,因此,學習繪畫對兒童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01增強記憶力
幼兒藝術訓練可以增強兒童的記憶能力。
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們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
但這并不意味著兒童的畫畫沒有意義,而是我們成年人對兒童的作品缺乏了解。
對他們來說,一個小小的圓圈就是一片云彩,一個人物,幾條粗細不一的線條,就是一座房子,幾棵樹。
兒童從自己感知外界事物時所存儲的記憶中,提取出“稚嫩”和“天真”的概念。
一些心理學家甚至相信,5歲之前的兒童是最有創造力的,他們差不多可以和畫家媲美了。
他們的作品并非是虛無縹緲的,而是一種對真實世界的回憶,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與我們成年人不同。
02增強了觀察力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他自己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
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
這是一個孩子的觀察力,他們沒有固定的思維模式,可以看到成年人看不到的東西,甚至比成年人還要敏銳。
03增強想象力
為什么我們對兒童的繪畫總是難以理解?我們的想象力和認知能力,和孩子不一樣。
大人們都喜歡規矩、真實的事物,而兒童的世界則是一片如童話般的美好,花朵會歌唱,陽光下有大胡子,兔子手里有個氣球,電視上有兩個雙手,這些都是想象力的最佳體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愿隨意涂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
但是,千萬別把“離譜”這個詞用在他們的眼中,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五顏六色的。
04適時的情緒釋放
迪斯特·韋赫,一位知名的教育工作者,曾說過:一個小時的繪畫,勝過觀看九個小時的收獲。
所以,很多心理醫生在給病人治病的時候,都會讓病人畫一幅畫。
在兒童心理學中也有這樣的研究,通過對孩子的繪畫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的根源。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
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世界的時候,通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產生了。
換句話說,每張圖片實際上都是一個兒童的內心世界,一個兒童的情感表達。
我給你一個小秘密:如果你的涂鴉線條僵硬、混雜、重疊、顏色黯淡,那就說明你現在心情不好。
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鴉線條柔和、豐富,顏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05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
畫畫也是一門藝術,它與音樂、舞蹈一樣富有感染力,可以說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
不管是兒童的,還是成年人的,都有自己的情感。要明白,沒有情感的工作是呆板的,沒有生氣的。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藝術天賦,那就讓他去嘗試吧!“愛好是最好的教師”,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