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主題,迎著手機屏幕散出的光,打下這幾個字,有些文藝的標題。十月份北京的天氣比想象中要涼很多,甚至可以說是冷,天空總是掛著絮狀霧蒙蒙的灰調子,有些陰郁,在鋼筋混凝土的世界里呆久了,心情偶爾會像是被風干,感動,想念,溫暖,都變成了一種符號,你知道它象征的意義,卻發現失去感受的時間,甚至機會。
關于現在。
畢業后,租的房子里沒有電視機,所以幾乎沒機會看電視,偶爾出差在酒店同事把電視機打開,聽到在唱“愛江山更愛美人,……”眼前一片霧氣彌漫,這是過年時我媽在家最愛聽的歌,降央卓瑪低沉、渾厚的聲音,讓客廳彌漫著祥和的氣氛,傍晚夕陽西下,院子在簌簌冬日里沉寂著,滿是童年嬉笑歡跳的記憶,廚房映出的昏黃燈光,伴著蔥油醬香和熱粥甜絲絲的氣味,隨著蒸汽盤旋升騰,柔和了人的五官線條,撫慰著人心的各種矛盾。這樣的情和景似乎是印刻在大腦神經系統的某個地方,無論是醒著還是夢里,你想回憶,它會隨時提煉成圖像呈現在你的眼前,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模糊,但那已然成為了一種情結,故鄉的情結。有人說以前故鄉就是故鄉,遠方就是遠方,但長大后卻發現遠方踏在腳下,故鄉變成了遠方。
前幾天跟幾個同學聊天,大家散在天南地北,關于想家這個話題似乎都有同感,有人說想家,想回家工作了,有人出來安慰,說可能社會和學校就是不一樣,肯定會復雜一些,堅持就是勝利,一直沉默不語的小A忽然打斷這句話,說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有時想回家不僅僅是因為想家,更多是對于現實困境和未來迷茫的一種逃避,大家都是師范院校出來的,做了老師,總是在告訴學生說要陽光,要勇敢,但其實好像自己也還都做不到,大家都沉默了,然后有人跳出來回答,說其實都一樣。關于勇敢面對當下的現在,不逃避迷茫,不畏懼風浪,是否是我們一生都要的修煉呢?
關于未來。
總是去聽別人的故事,想著自己的路,慢慢聽著聽著就長大了,畢業了,工作了。畢業時廈門大學鄒振東教授的那場演講聽過不下十次,戳中心田的是他說讀過的四年大學要離開時,你會發現食堂帶不走,老師帶不走,但有一種東西是可以帶走的,那就是四年的熏陶,走出校門之后,還要記得時常抬頭看看天空,別被生活壓彎腰,總是低著頭,這里的天空承載著你曾經的理想和夢。
有人說,未來實在太遙遠,但它卻轉眼就見。這話有些矛盾,可現實本來就是各種矛盾的組合,它們相互之間碰撞。秋天的黃葉落盡之前,撿一片葉子寫上想念,寫上心愿,封上。然后,回神,繼續翻開一頁一頁的書,前路太遙遠,所以不問前程,只看現在。考研時聽過一句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持平常心,做不平常事。愿意去為之努力,不只是別人口中的理想,這么空的一個詞,更多是想聽到自己成長拔節的聲音,你永遠也不知道當你走到那個平臺時能夠收獲到的東西能夠帶給你什么。
雞湯喝多了,會反胃,所以從現在起,想要做那個講故事的人。上大學時除了專業課,最喜歡的就是就業指導課,因為那個老師實在太特別,他說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可以來大學接受熏陶,你們是幸運的,他說職業人讓人敬仰的態度就是嚴謹持久的態度,他說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努力,是沒努力到點上,他說有時一份工作不是看你有多少的經驗,是看你對它的熱情,他說有些事情的確很讓人惡心,但是沒辦法,你需要小小的忍耐,……好老師打開一扇窗,讓你看到不同的風景,我要做的就是像他一樣講故事的好老師,從不敷衍,從不輕浮,尊重每個人,每個人也尊重你。
泉城路的新華書店是鬧市中難得寂靜又免費的好去處,一段時間不去它的格局就會改變,但不變的是二樓寬大的木質臺階,拿張紙一鋪,想坐多久坐多久,有時我會整天整天的坐在那個臺階上看龍應臺的書,這種充電的時間,有時連上廁所都不想去。這個時候,人情世故也好,功名利祿也罷,都拋到腦后,閑云野鶴,自在自得。站的遠了,就會重新思考那些重要的真的那么重要嗎?那些你要麻痹自己,不愿堅持,用找理由搪塞的是真的灑脫嗎?拿時間出來重新考量,過去的變成了經驗,現在的是正在探尋的風景,未來呢,希望是對現在的實現吧。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