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世界里,繪畫這件事,大概有兩類人:
有人練素描、油畫、水彩、工筆.....慢慢的,繪畫成了修身養性;
有人畫的畫越來越少,雖不至于筆墨皆忘,但也羞于動手落筆;
變成大人后,我們越來越覺得,孩子的想象力,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之一。
知乎上有個問題:
“長大后得到小時候想要的東西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人回答說:
“當實現了童年理想,童年成了理想。”
在孩子的童年里,萬事萬物都有著別樣的意義。當孩子把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變成別具一格的繪畫
我們會欣喜地發現:
原來孩子,就是天生的藝術家
有的孩子畫畫好看,賞心悅目;有的人繪畫張牙舞爪,龍飛鳳舞;有的人繪畫可可愛愛,一筆一畫都透露著稚氣......
學生作品
孩子的作品可以很有愛
斯瑪特兒童美術遼寧營口大石橋校區的周芷涵寶貝,以《第一道防護》為題,設計了一款特殊的口罩。
“平常我見過的口罩種類特別多,我也都戴著體驗過,雖然真的很實用,但我覺得還存在一些缺點,這樣就不適合所有的人群佩戴。針對這些缺點,我設計了一種多功能的口罩,戴上它不僅能被保護而且很舒適!而我選擇了白雪公主作為代言人,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應該充滿美好和善良!
孩子的畫可以很哲學
斯瑪特兒童美術遼寧大石橋校區劉文瑞寶貝, 在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創意說明時,講出來這樣一句話:
即使是平凡的生活,只要用心去設計裝扮,也能煥發出不一樣的風采。
一句話道出藝術設計的精髓。從畫中也可以看出,寶寶是個熱愛生活、細心觀察的孩子,茶幾、沙發、電視柜、地燈、吊燈等等一應俱全。墻上的鐘表還準確地顯示著作畫的時間——斯瑪特云課堂《裝扮你的生活》上課的時間。
孩子的作品可以講故事
斯瑪特兒童美術遼寧遼陽校區呆萌小朋友通過一幅《蝙蝠很苦惱》講述了蝙蝠的生物鏈,展現了大自然的生物系統,呼吁人類不要試圖去打破自有規律。
童心為筆,創意作畫,看完下面這些孩子的畫,愿我們用孩童的天真去愛這個世界。
在印刷、電子充斥的時代,最原始的繪畫,成為了別有誠意的表達。那些碎片的,漫不經心的線條,藏著毫不掩飾的情感,還有最深切的真誠。
斯瑪特兒童美術從不以“好”、“不好”為標準,不以內容論長短,保護孩子的個性化創意,健康和充滿愛的“陪伴”才是教育的起點。
疫情期間,為了保證孩子們能夠“停課不停學”,斯瑪特推出了線上藝術課程。
在線上課程中,斯瑪特的學科教育、美德教育、藝術教育、陪伴教育、戶外教育五大板塊同樣不曾缺席,課程設計力求使用每個家庭都能找到的日常材料,有很多藝術生活化的設計,家長和孩子可以在全國名師的引導下,充分挖掘身邊物品的“藝術價值”,啟發孩子看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引導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的藝術之路。
《圓的家族史》,幫助2-3歲的小朋友們了解圖形,應用圖形。發揮想象,探索世界。
“立春”本是春游踏青的美好時節,但是由于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各地的家長和孩子們只好隔離在家,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斯瑪特教育集團在疫情期間推出了在線公益課程——《冬去春來》,讓孩子們在足不出戶的疫情特殊時期,依然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風的力量》,帶領孩子通過繪畫的方式認識風能,了解自然能源的應用,讓孩子一邊學習繪畫技能一邊了解人類獲取資源的方式。
《三原色的家譜》,帶領小朋友們一起會見世界的調色大師——三原色;《黛安娜的王冠》,解讀王冠背后的意義;《菜市場的美學》,從平凡生活中尋找創作素材,將美學教育滲透到每個孩子的日常。
疫情期間,斯瑪特云課堂,保持每周更新五節課的頻率,共計30節錄播課和20節直播課,吸引全國157000會員參與。用斯瑪特的平臺,為全國兒童,為全國家庭,實實在在做點滴小事,疫情期間給家長最暖心的服務和最堅定的信心,讓藝術真正走進每個人的家庭與生活。
教師培訓實況
如今,人間花重開,天上月重圓,一切都在向“尋常歲月”演變。有家長好奇,我們的線上精品課是否就此完結,我們想說——課音繚繞,長綿不斷。
斯瑪特兒童美術線上精品課,每周四晚7點,直播課程持續更新,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共計80節課程,無限期回看。
7月23日最新課程《身份證的前世今生》已上線,本期課程,帶領小朋友們進行了一次歷史穿越,以“身份證明”為主線,從隋唐到現代,從魚符到卡片,從特權到平等,從身份證的變遷中窺探歷史的演變。
停課不停學,把斯瑪特課程搬回家吧~
我們,下節課見。
期待你們的作品和你們的故事哦!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FcQSVoA_gSmeG_RchhXr5Q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